上周五,上海市场以大跌95点而结束了一周的交易,从技术面看已经构筑了“双头”。虽然市场各方对货币政策的解读各不相同,对本周市场走势的预测各异,但接受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士大多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货币政策微调“误读”之嫌
中国资本国际控股集团总裁、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控股集团执行董事孙飞博士说,央行发布《2009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是央行的例行公事,而央行在这个报告中提出了适时、动态地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微调。“我个人的理解是,央行将主要通过金融数量工具来进行微调:一是加大正回购的力度;二是提高正回购的利率水平,以回笼更多的货币;三是继续发行央行票据包括定向央行票据。”孙飞说,目前管理层不会使货币政策发生一个根本性变化。
那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一直会持续下去?孙飞说,这也不现实,历史经验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是“反周期操作”策略:即在应对经济衰退时迅速、大幅放松;而在治理经济过热时则从“局部微调”到“适度从紧”甚至“从紧”。而目前还远远没有到“经济过热”的时候,因此,对于货币政策的转向没有必要过度担心。
孙飞同时认为,央行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政策建议是“有的放矢”。上半年7万多亿的新增贷款已经是“天量”了,即使下半年再增加2万多亿的新增贷款,全年也是10万亿,将是原计划5万亿的2倍,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极端的情况,很有可能为通货膨胀埋下“伏笔”。因此,央行提出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动态微调势趋必然。
既然从去年1664点以来,或者从今年初1880点以来的单边上升市主要是得益于历史罕见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这一适度宽松是为了救经济,而现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上不稳固,CPI和PPI至今仍然为负,产能过剩、通货紧缩、消费不旺、出口下降等状况仍未扭转,经济保八尚未成功。银河证券投资策略总监秦晓斌因此认为,至少在年内货币政策难以出现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等逆转现象,只是做发行央票等动态微调。“误读了央行报告的后果会踏空。”
银行地产资源受影响最大
实施动态微调的货币政策后,影响最大的要数银行、地产和资源行业了。从银行板块来看,央行报告显示,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外资金融机构上半年贷款新增额分别为6445亿、32561亿、20212亿、5392亿、7459亿及-327亿元。下半年的贷款新增额将比上半年大幅回落。这意味放贷筹码将相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