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作者:李静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9日
2008年以来,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势如破竹,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2010年小贷公司呈井喷式发展,数量连翻近三倍。面对这块蓬勃发展的市场,外资力量正在摩拳擦掌,诸多境外投资者相当看好这个行业,并不断在各地市场进行试水。特别是面对即将出台的人民币直投新规(FDI),外资小贷“很兴奋”。
外资进军小贷
2011年9月1日,北京市第一家中外合资小额贷款公司——北京亚联财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联财)在京举行成立仪式。在持股比例上,该公司由外资方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持80%,中方股东持10%,其外方投资者为来自香港的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
据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炳煌介绍,亚联财2007年年中进入国内的小贷市场,成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小额贷款市场的外资公司。现在,其先后在深圳、沈阳、重庆、天津、成都、云南、大连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
根据央行6月末全国小贷公司统计数据,全国共有3366家小贷公司,实收资本2464.3亿,贷款余额2874.7亿。随着国内小额贷款市场越来越繁荣,外资进入的步伐也逐渐加快。特别是在深圳、重庆等地,早有外资进入。
国内小贷公司的业内人士向新金融记者表示,外资进入的小贷公司数量相当少,在深圳、重庆等政策较开放的大型城市有进入,但像北京、上海等城市,由于进入门槛很高,具有控股比例、出资比例等限制,所以很难进入。
虽然数量占比不高,但外资小额贷款公司的“质量”却不容小觑。外资小贷公司的股东方背景一般相当优质,大多具有大金融财团作背景,具有良好业界声誉,成立的小贷公司的资本金数额也为当地之首。刚刚在北京成立的亚联财公司,注册资本金为5亿元,是北京市注册资金规模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
而全球知名的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的富登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0年末正式入驻重庆北部新区,成为该市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外资小额贷款公司。据称该公司将于三年内在重庆设立30家分公司,还准备布局二、三级区县市场。外资小贷公司对国内市场也显得颇具雄心壮志。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小贷公司的加入,可以完善小额贷款行业结构,也给行业引入了良性竞争,在经营模式与风险管理上国内同行可以得到借鉴。
盼借力FDI 新规
虽然有雄厚的资本背景与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外资在进入内地小额贷款市场时,却要面临种种问题。张炳煌认为,作为外资公司所面临的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结汇。
“我们的国内公司成立之后,资本金以外币(港币)形式存入银行,因为人民币一直在升值,我们做账时会有外汇的亏损。” 张炳煌介绍说,按规定外资小贷公司须按照实报实销的方式每天结汇,直至所有外币被汇兑成人民币为止。然而,按照现行的结汇方法,时间长,程序繁,加之近来人民币汇率浮动较大,给公司带来了相当大的汇率损失。
“因而我们在迫切等待商务部相关的FDI新规定。” 张炳煌与其他外资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