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外交部:中国不急于将人民币纳入SDR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闫立良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7日

    专家认为,货币互换和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正有力推动人民币实现区域化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周五在例行记者会上称,人民币目前已具备加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的一定基础和潜力,但还有不少准备工作要做。“我们不急于求成,改革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她强调。

    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专家们显然要乐观许多。央行顾问在夏季达沃斯年会上就表示,如果没有大的不确定性发生,未来5年,人民币会基本成为可兑换货币。

    姜瑜表示:“我们欢迎人民币被国际社会接受和认可。”她进一步指出,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使人们意识到,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缺陷,需要改革。但改革应是长期的、渐进的,要积极稳妥地推进。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9月初曾表示,中国没有“特别着急”让人民币加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他并称,只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随着人民币日渐强大,被纳入SDR是“迟早的事”。他特别强调,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渐变的、长期的过程,还在逐渐摸索和探索之中,政府所能做的就是从政策层面更多提供便利化措施,至于人民币未来发展,要更多尊重市场的选择。

    在8月份的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较大,名义有效汇率也由此扭转了上个月的跌势,实现环比上涨0.58%。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12.54,今年以来走贬1.09%;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则为120.39,环比上涨2.29%,今年以来上涨0.38%。 

    李稻葵称,若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拥有充分潜力,可承受货币自由的流出和流入;货币可自由兑换后,汇率将更加稳定,中国资产也会成为更重要的金融工具。

    “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新兴国家货币纳入货币篮子,以客观反映全球经济格局的现状,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方向。”姜瑜指出,特别提款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扩大SDR货币篮子有利于提高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和代表性。

    李稻葵指出,中国正着眼人民币的可兑换和利率市场化,并以此作为一系列改革中的一部分。下一步的自由化进程是放松外汇账户的管制,使得中国家庭和企业能够直接控制这些账户。

    另有专家分析称,中国这几年大力推进的货币互换可以看作是中国谨慎地向外部世界提供流动性的一种策略,同时也能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则能大大便利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计价和结算,将人民币结算的范围从部分边境贸易扩大至与港澳地区和东盟的双边贸易以至整个国际贸易,有力推动人民币实现区域化。

    姜瑜透露,今年G20峰会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将是重要议题之一。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