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0日
商报讯 (记者 崔吕萍) 新增信贷量的过快增长显然让监管层绷紧了神经。在日前召开的2009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告诫银行业,当前要特别防范项目资本金不实或不足风险、票据融资风险、贷款集中度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等四大新风险点。
这是在交出了半年7.36万亿元的新增信贷答卷后,监管层首次公开给银行业打预防针。刘明康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对推动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
“不仅仅是有所抬头,在一些银行中,盲目信贷造成的风险已经较为明显。”北京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据其介绍,年初以来银行信贷发放只重数量,不重结构和质量,到现在已经显露出了较大不良贷款风险。
“比如银监会提出的贷款项目资本金不实或不足的问题,很多企业虚设项目去申请贷款,这给银行信贷资金埋下了隐患。”吕随启表示。而针对票据融资风险,吕随启认为,政府大量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导致地方政府疯抢项目。而政府主张增发地方债,又使很多信用背景不良的地方政府获得了发债融资的资格,而把借款风险转嫁给了中央财政。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对贷款集中度过高表示了担忧。“目前贷款集中度过高的情况主要存在于‘铁工基’以及房地产市场,虽然这些领域有国家扶持的成分,但过于集中地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是非常危险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监管层表态一向模糊的房地产业也被明确列入了新风险点。银监会此次还特别强调,要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严格按规定执行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对投资性住房要坚持首付高成数、利率严格风险定价和资信严格审查的原则,严格执行与借款人100%“面谈”、“面签”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假按揭、“假首付”现象的发生。
从上半年的市场情况看,银监会这样的要求及时而且必要。据记者了解,在上半年各银行争抢房贷客户时,不少银行降低了对贷款者身份的核查力度,私自降低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甚至有一些银行允许客户先买房后向银行申请贷款,信贷资产结构过于混乱。
“我们已经接到总行的要求,严控房贷风险。”对此,昨日某国有股份制银行人士这样表示。据其介绍,目前银行对于信贷员的要求,已经从年初鼓励大家四处放贷,变成了除非客户上门否则不允许自己找客户。“银行直接削减了信贷员的贷款提成收入,没有经济刺激,大家就都不出门了。”该人士表示。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