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下同)昨日发布数据显示,内地六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8.46%,增速创一九九九年以来新高,显示货币信贷环境依然异常宽松。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亦录得24.8%增幅,与M2的增长差距进一步拉近,反映经济加速复苏下企业存款活期化加快。分析认为,激增的信贷有效支撑了内需,但中小型企业仍得不到金融系统的充分支持,预计中国政府为确保经济增长和就业,不会在近期大幅收紧政策。
央行报告显示,截至六月末,M2、M1和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分别为56.89万亿、19.32万亿及3.3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8.46%、24.79%及11.46%,而M2、M1比上月末分别高2.72及6.09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净回笼现金578亿元,同比多回笼639亿元。
贷款余额增三成四
截至六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升34.44%至37.74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37万亿元,其中居民户贷款增加1060万亿元,同比多增5990万亿元。六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截至六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升29.02%至56.63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9.99万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3.1719万亿元,同比多增9754亿元。六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万亿元,同比多增1.23万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如此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虽有利于经济复苏,但也可能滋生资产泡沫以及通胀压力。摩根大通指出,新增信贷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的企业和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有效支撑了内需。尽避央行最近重申了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未来几个月内贷款增速仍将放缓。
全年新增贷款料十万亿
摩通续称,如此丰富的流动性和通胀预期支持房地产的复苏,很明显有大量的银行信贷扶植一些开发商。六月大部分的新贷款可能属按揭扩张,符合住宅物业交易的持续复苏。此外,需求也可能因潜在的货币紧缩政策的担忧而增加,因为借款人考虑到宽松货币环境的中期通胀影响。由于担心○八年初的信贷紧缩重演,可能导致一些企业的借款超过其当前的需要。
至于高盛发表报告表示,考虑到今年二季度GDP将录得较强增长,故相信较早开始逐步收紧政策有积极作用;不过,政府为确保经济增长和就业,估计不会在近期大幅收紧政策。高盛指出,鉴于高质量借款人的需求仍可保持强劲,在未来数月中货币和信贷增长或仍能保持较高水平。
巴克莱资本银行则预计,央行将持续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对银行间流动性进行微调并逐步上调短期利率,但目前仍须观察本周公布的数据及未来几个月内货币政策是否发生实质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