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9日专电】(新华社记者 王 宇 姚均芳)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行2009年第二十四期、第二十五期中央银行票据。其中,第二十五期中央银行票据为一年期票据,该期中央票据的发行,意味着一年期央票发行经过7个月的停歇后再度重启。分析人士认为,基于信贷激增和中远期通胀压力,央行开始对流动性进行微调。
根据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的相关公告,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央行一年期票据发行节奏经历了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先是在去年10月份由每周发行改为隔周发行,继而在12月份由隔周发行改为暂停发行,在历时7个月之后,如今一年期央票又再度重启。
“6月份新增信贷超过市场预期,市场流动性过于充裕,巨量信贷虽然可为保增长提供金融支持,但也容易造成其通胀预期上升、资产价格上涨等负面影响,一年期票据的重启可以视作对流动性的适当调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一年期央票重启外,近期公开市场操作微调特征十分明显。7月7日,央行通过正回购回笼资金1700亿元,创下今年公开市场操作单日资金回笼的最高水平。此外,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央行进行了500亿28天和300亿91天正回购操作,这是去年12月末以来28天期正回购利率的首次上涨——回购资金加大以及回购利率的提升,也显示出公开市场操作上回笼流动性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