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8日
在银行信贷门槛提高、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下,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近日,笔者从嘉兴市经信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嘉兴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保责任余额已逾100亿元,为中小企业融资解了“渴”。
担保培育提升企业信用
嘉兴秀洲区的一家电动车生产厂,一年前还是一家不成规模的小厂。去年5月,在嘉兴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的担保下,这家电动车厂获得了“秀洲成长?中小企业债权信托基金”300万元的贷款。企业在新上了最先进的生产线后,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企业通过担保获得融资,完善内部产业链,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产业提升的例子很多。”嘉兴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通过担保公司的担保培育,不少企业提高了信用水平,增强了融资能力。很多企业实力增强后,可以直接向银行贷款。
担保行业走规范之路
为了让以民间资本组建的商业性担保机构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今年年初,嘉兴市按照国家、省对担保机构管理办法和规范整顿的工作要求,开展了融资性担保行业的规范整顿工作。至5月底,全市140多家担保机构中,有70家正式获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
“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减少了,但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数额却在增加。”嘉兴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规范整顿工作,我们清理了一批不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提高了担保机构投资者规范经营的意识,改善了银保合作环境,融资性担保行业走规范之路,提升了这一行业的整体形象。”
截至今年上半年,嘉兴市获得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超过70家,注册资金超过41亿元,注册资金超过1亿元的担保机构有14家。
担保机构行业分工初显
在嘉兴,社会资金投资担保业的积极性高涨,一些有实力的投资者兴办担保机构,民营担保机构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据统计,嘉兴市民营担保机构数量从2003年仅有2家发展到现在的50多家,总注册资金从1500万元发展到30多亿元。民营担保机构数量占比在70%以上,注册资金占比达79%。民营担保机构已成为嘉兴市担保行业的重要力量。
这些担保机构还有一个特点是专业化特色化明显,经过多年运行,这些担保机构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向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的担保机构,行业分工初步显现。
据了解,除了海盐、港区等地以特色钢材贸易为专营范围的钢贸担保机构外,嘉兴市还初步形成政策性担保机构、互助型担保机构、行业性担保机构等特色化担保机构。对不同行业的小企业来说,这样的担保公司更专业,双方共同发展的空间也更广阔。
嘉兴市经信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嘉兴市担保机构数量、注册资金、担保额增长迅速,截至今年7月,担保机构在保责任余额已突破100亿元。
与2005年底相比,嘉兴市担保机构数量从33家增加到70多家;注册资金从2.9亿元增加至41亿多元;年担保责任余额从16亿元增加到100多亿元;担保机构平均注册资金从878万元增加到5800万元。来源浙江日报)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