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脉搏,坚持“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原则,通过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了城乡金融的主力军。
农民贷款也不难
环翠区联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在省联社“ 一二三四六”目标思路的指导下,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系列支农品种,保证了农户增产增收的资金需求。
针对长期以来农户贷款难的现状,通过在农村开展信用评定,推出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核定授信额度、颁发贷款证后,农户只需持贷款证、身份证、私章就可到信贷专柜办理贷款。联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贷款管理方式,使广大农户普遍感到“贷款像存款一样方便”。至 2009年5月末,威海市环翠区联社共评定信用户 2.2 万户,授信总额15 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证贷款 10亿元。
延伸服务“三农”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环翠区以桥头镇为中心的果品种植业蓬勃发展,带动了果品收购、冷藏、出口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泊于镇为中心高档海产品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海产品育苗、深加工、冷藏业的发展。
针对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联社建立健全运输大户、加工大户、养殖大户、种植大户等经济档案,进行贷款授信,实施个体私营业主贷款证管理制度,对授信客户发放大额贷款证。并通过“箱”式服务,打造了“链”式信贷营销模式。组织客户经理,分产业详细调查农户生产资金需求状况,并在信用户评定的基础上,择优选择5户为一个贷款箱体,按规模核定贷款额度,积极营销小额农户联保贷款,为当地农业基地、农村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扶持涉农龙头企业
为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环翠区联社以支持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多元化为经营方针,大力培育“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方式,支持农产品(000061,股吧)精深加工。对辖内涉农企业、个体工商户及种养大户的信贷需求挨家挨户上门调研,对农民创办的工业企业,只要符合信贷条件,适时发放足额贷款给予扶持,对农民创办的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贷款还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目前共对32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了贷款授信,授信额度5000 万元。重点支持了农用汽车、木材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农产品出口、经济作物深加工等多行业涉农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持续有效的贷款扶持,为企业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一批诸如玻璃钢渔船、鲜食海产品、深加工土特产行销海外。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威海市环翠区外向型园区经济是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纺织、化工新材料三大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是我国最大的渔具和小型木工机床生产基地。环翠区联社在立足“三农”、优先满足农户和农业经济信贷资金需求的前提下,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为深化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制定了支持中小企业长远发展规划,通过降低门槛、优化手续、严格准入、全程控制,建立起高效的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机制。本着风险覆盖、合理溢价的原则,对中小企业贷款,从担保方式、贷款期限、信用等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实行差别利率政策,增强了贷款市场竞争能力。目前,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已达 14.4亿元。
打造消费贷款品牌
针对城区消费市场,环翠区联社以汽车、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为主导,努力打造零售贷款营销链。消费贷款业务已由单一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发展到涵盖个人二手房按揭贷款、耐用消费品购置、装修、医疗、旅游、汽车等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