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作者:黄志勇 本报记者蔡超然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5日
“我建新房的资金60%都是靠种席草赚的。今年,我种了6亩席草,不用担心销路,厂家会上门收购,总收入有3万元,种席草真是致富的好门路。”8月31日,兴国县江背镇江背村伯坑村小组农民李良辉站在占地140平方米两层半高的新房前,高兴地对记者说。
李志唐是江背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今年也种了3亩席草,收入差不多有2万元。李志唐说:“种席草效益这么好,不光我们江背村,还有来源、洛光、水沟等6个村都在较着劲扩大种植面积呢!”
记者了解到,江背镇土地肥沃,水利设施便利,非常有利于席草的种植,而且二季仍可以种植水稻。如果再深加工编成草席,效益更为可观,每亩席草可获利4000多元,是种植水稻的4至5倍。上世纪90年代,因销路不畅,席草卖不出去,农民种植席草的信心受挫。近年来,镇里引进了席草加工厂,并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进行席草种植。
江背草席专业实训基地是全镇最大的草席加工厂,该基地在全国有30多个销售网点,每年草席销量达到25万条。走进基地,记者看到,工人们有的正在烘干席草,有的正在编织草席。老板温春荣说起了他与江背席草的不解之缘:“我是从外地过来投资的,现在企业有机器20多台,烘干机2台,每天可烘干席草2万多公斤,每天生产700至800条草席;明年,基地将投资200万元进行扩建,打造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席草生产基地。”
为此,江背镇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争取资金300多万元,修通了长4公里的水渠,保证了来源、江背、洛光、水沟4个村种植席草的水源。在来源村,村党支部书记温玉明带着记者来到村预留种苗基地,他说:“今年村里预留种苗加上村民自留种苗有5亩多,现在村里正在协调土地流转和购买烘干机,集中连片发展席草产业,明年全村种植面积将达到500亩。”
目前,全镇种植席草有6个村,农户1600多户,面积3000多亩,总产量100多万公斤。生产方式也由家庭作坊变成生产车间规模化生产,并融入现代刺绣工艺,生产出来的草席美观、环保、清香,供不应求。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