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网 作者:潘颖颖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2日
温州网讯 对我市小企业来说,小额贷款公司并非常用的融资渠道。今年初,一家机构针对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的调查显示,民间借贷、亲友、银行是温州小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渠道,三者占比65%,而选择小额贷款公司的仅在7%左右。
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随着货币政策的持续调控,银行“收紧钱袋”,越来越多的温州小企业将目光转向小额贷款公司。温州多家小额贷款公司成为“香饽饽”的同时,却也正在不同程度地遭遇资金紧缺、风险加大等成长的烦恼。
融资渠道有限
小贷公司集体喊穷
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市22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提供贷款383亿元,累计发放38900笔,贷款余额89.8亿元,其中单笔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贷款占比73%,相当程度缓解了温州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需求。
可是最近,随着客户需求的旺盛,小额贷款公司也开始无钱可贷了。
华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亿元,是我市小贷公司中的“老大哥”,但“老大哥”也同样为资金发愁。“这个8亿元还是我们完成二期增资扩股之后实现的,虽然我们资金规模比其他小贷公司都要大,可实际剩下的可贷资金并不多。”华峰小额贷款的总经理陈寿清说。目前他们正在积极计划申请第三期的增资扩股。
采访过程中,几乎每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负责人都在喊穷。由于政策所限,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而且增资扩股也比一般的公司要难。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可贷资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注册资本,一部分是银行融资,还有一部分由未分配的净利润转增。“根据规定,银行融资的比例只能占到注册资本的一半,因此我们自身从银行获得的融资很有限。”正泰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刘阳说,“非常希望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能更广更通畅一些。”
小企业延时“毕业”
加重小贷公司负担
银根紧缩后,小额贷款公司成为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眼中的“救命稻草”。“小贷公司比银行的门槛要低,基本不用提供抵押物,而且利率差不多是银行利率的3.5倍左右,比民间借贷要划算,所以在今年这个形势下,优势就比较明显。”一位小企业主对记者表示。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