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解禁约1个月后,高盛还是对约30亿股工商银行H股进行了配售,配售价格为4.88港元,较当日收盘价折让4.5%,套现约148亿港元。受此消息影响,6月2日,工商银行H股低开低走,全天大跌4.11%,报收于4.90港元。
不少市场分析师认为,高盛选择在解禁期一个月后股价上扬之时进行配售,时机有利很多。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左大培还指出,此次交易是典型的“唱多做空”。
回笼资金“还债”
对于突然抛售引起的疑惑,6月4日下午,高盛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高盛推迟一个月减持,实际上是选择对市场影响最小的方式,“市场一个月的变化很大,高盛此次减持是慎重调整”。对于中国市场的预期,该负责人还表示,高盛对工行以及中资银行,包括整个中国经济应该说是看好的,保持近年来一直的积极乐观态度。
尽管有“唱多做空”之嫌,霸菱亚洲投资执行董事曾光宇在6月3日这样向记者分析回笼资金也是高盛此次出手的原因:“由于接受美国政府注资,而外资机构又希望提前返还,所以自身通过变卖资产来取得资金。”
一面高唱市场大好,乐观预期,一面却出其不意地减持套现。本周一,高盛将30.3亿股工商银行 (01398.HK)H股出售的做法引来一片质疑。
6月1日,在解禁约1个月后,高盛还是对约30亿股工商银行H股进行了配售,配售价格为4.88港元,较当日收盘价折让4.5%,套现约148亿港元。受此消息影响,6月2日,工商银行H股低开低走,全天大跌4.11%,报收于4.90港元。
不少市场分析师认为,高盛选择在解禁期一个月后股价上扬之时进行配售,时机有利很多。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左大培还指出,此次交易是典型的“唱多做空”。
回笼资金“还债”
对于突然抛售引起的疑惑,6月4日下午,高盛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高盛推迟一个月减持,实际上是选择对市场影响最小的方式,“市场一个月的变化很大,高盛此次减持是慎重调整”。对于中国市场的预期,该负责人还表示,高盛对工行以及中资银行,包括整个中国经济应该说是看好的,保持近年来一直的积极乐观态度。
尽管有“唱多做空”之嫌,霸菱亚洲投资执行董事曾光宇在6月3日这样向记者分析回笼资金也是高盛此次出手的原因:“由于接受美国政府注资,而外资机构又希望提前返还,所以自身通过变卖资产来取得资金。”
6月1日,在解禁约1个月后,高盛还是对约30亿股工商银行H股进行了配售,配售价格为4.88港元,较当日收盘价折让4.5%,套现约148亿港元。受此消息影响,6月2日,工商银行H股低开低走,全天大跌4.11%,报收于4.90港元。
不少市场分析师认为,高盛选择在解禁期一个月后股价上扬之时进行配售,时机有利很多。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左大培还指出,此次交易是典型的“唱多做空”。
回笼资金“还债”
对于突然抛售引起的疑惑,6月4日下午,高盛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高盛推迟一个月减持,实际上是选择对市场影响最小的方式,“市场一个月的变化很大,高盛此次减持是慎重调整”。对于中国市场的预期,该负责人还表示,高盛对工行以及中资银行,包括整个中国经济应该说是看好的,保持近年来一直的积极乐观态度。
尽管有“唱多做空”之嫌,霸菱亚洲投资执行董事曾光宇在6月3日这样向记者分析回笼资金也是高盛此次出手的原因:“由于接受美国政府注资,而外资机构又希望提前返还,所以自身通过变卖资产来取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