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伟贤 崇发 特约记者王寨华 记者任继众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1日
坐拥东江、赣江之源的赣州,伴着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号角,在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这幅壮阔画卷尽情挥洒描绘,演绎着特大城市崛起的故事。初秋时节,在铭记殷殷期望、争创一等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以及李源潮来赣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力执行省委有关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全市县乡换届工作。连日来,记者奔赴信丰、龙南、安远等县,感受县乡换届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的良好局面。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称赞说,换届换出了班子的战斗力、换出了干部群众的凝聚力、换出了科学发展的推动力,凝聚了人心、增强了活力、匡正了风气、促进了发展。
建优平台 壮大产业助发展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信丰县工业园区,感受到工业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占地8039亩、全省最大的县级电子器件产业基地的“六通一平”工作全面启动;占地400多亩的矿产品深加工园区也进入了可研评审和规划设计阶段,并完成了征地……县乡换届后,信丰县按照“质量并举、集群发展、特色兴工”思路,建优发展平台,集聚产业,助推工业经济“裂变”式发展。
信丰县把“链式发展,集聚产业,靠大联强,扩量升级”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电子通信产业是该县“十一五”期间由小做大、由弱做强的一个优势产业。今年以来,该县围绕为高飞数码等龙头企业增链、补链、壮链,先后引进了迅捷兴、淦科技等9个投资超亿元的上下游成龙配套企业(项目)。信丰新利公司原先是一家拥有年分离3000吨中钇富铕矿及年回收5000吨钕铁硼废料能力的稀土加工龙头企业,与上市公司——内蒙古包钢稀土达成战略合作后,年综合利用回收5000吨钕铁硼废料扩建提高到1万吨,新增了镥、铒及钇铕共淀物三种新产品生产线,实现了稀土所有元素的全分离,企业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5亿元、利税1.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3%和458%。
建优发展平台,壮大工业产业,使信丰县工业经济在强筋壮骨中发生了“裂变”。今年1月至7月,该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5亿元,同比增长22%;新型建材、矿产品加工、电子通信、食品制药四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26.21亿元,同比增长61.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
项目领舞 工业“龙头”展新颜
8月23日,龙南县在东莞市举行2011年江西龙南(东莞)招商引资推介会,吸引珠三角地区70多名客商参会,当天成功签约11个项目,签约资金71.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4个。县乡换届后,该县以引进、推进、做强特大项目为抓手,用特大项目引领全县经济提速、提质、提效,做到换届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6月8日,龙南县召开了重大项目调度会,这是换届后,龙南县召开的第一个工作调度会。”采访中,龙南县委书记谢宝河告诉记者,龙南县把重大项目推进作为当前第一要务来抓,立即把换届后的县领导调整为全县特大项目的挂点领导,并开展为期3个月的重大项目大会战。
在推进特大项目建设的同时,龙南县还注重挖掘已落户企业的发展潜能,稳住已落户的“金凤凰”。针对订单充足、资金雄厚的企业,该县积极鼓励企业抓住机遇,盘活企业存量土地,并为企业提供增资扩产的优惠措施,以企业增资、靠大联强、引进大企业注资等方式,做强已落户企业,使其变成特大项目。该县为汇森家具(龙南)有限公司解决土地问题后,该公司增资约1亿元新建五金家具、纸箱包装、玻璃器件、五金配件、木纹纸等项目。目前,该公司发展势头迅猛,今年前7个月累计出口额达7192.7万美元,同比增长124.5%,预计今年可成为我市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企业。
在特大项目引领下,该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今年1月至7月,实现工业总产值79.6亿元,同比增长40.89%;固定资产投资30.19亿元,同比增长30.07%。
夯实基础 经济腾飞添双翼
采摘、挑运、装箱……近日,安远县车头镇龙头村供港蔬菜基地里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十几名菜农忙得不亦乐乎。而在几个月前,这里缺水干旱,菜农们忧心忡忡。新班子通过调研,立即着手寻水源、修水渠、拉水管,不出一个月就让水“哗哗”地流向了菜田。这只是县乡换届后安远县夯实基础设施,力促经济提速、提质、提效的生动一例。
安远县新一届班子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围绕“提升农业”思路,该县大力推进水利基本建设,先后投入资金3000万元开展以修复水毁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库除险加固、果园山塘、堤灌设备维修改造、高效果园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等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农村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功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该县围绕“突破工业”思路,科学规划县工业园的九龙、版石、孔田工业小区,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配套”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平台承载能力,同时结合寻全高速公路出口区域开发,把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成承载新型产业的工业小区。目前,该县已累计建设水利工程281座(处),修复水圳、渠道、小型水利工程、河堤573座(处),“一园三区”建设标准工业厂房近5万平方米。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发展环境,增强了投资吸引力。今年1月至7月,该县工业累计总产值达10.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4%;财政总收入达到1.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