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肖良 兰青 文娟 记者杨怿华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30日
编者按:干部作风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我市在广大干部中开展的“治庸、治懒、治散”活动,是新时期传承苏区精神、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具体实践,目的是通过干部的作风建设,动员广大干部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再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今日起,《赣南日报》将集中报道“治庸、治懒、治散”工作的进展情况、经验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新动力
——看我市干部作风“治庸治懒治散”带来的变化
□肖良 兰青 文娟 记者杨怿华
赣州市地税局办证窗口工作人员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以微笑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记者吴悦 摄
“不管到哪个单位,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问候、一本记录本随时随处可见,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干部。”这是群众对当下干部作风的评价。
去年年底,我市吹响了干部作风“治庸、治懒、治散”的号角。至此,全市干部在治庸中提能、治懒中增效、治散中正气。
半年时间已过,在这场作风淬炼中,干部思想有何触动?近日,记者来到部分县,走访了一些基层干部,感受他们身上的新变化。
从繁琐到快捷 服务水平有新提升
“窗口工作人员即使在双休日也在坚守岗位,态度非常好。每次来这里办事都是又好又快,几分钟就完成了,我们感到非常满意。”
——大余县南安镇林业大户肖承志
8月25日,在大余县行政服务中心林业窗口,记者见到了肖承志。
多年来,肖承志一直在大余县浮江乡烂泥迳林场承包土地种植杉木速生林,收效甚好。目前,他的造林面积超过6000亩。“每次有木材出售,我就得从林场进城,先要办理检验证和木材通行证。”
几天前,肖承志急需办理木材交易的相关手续,一走进行政服务中心林业窗口,就看见工作人员张美兰精神抖擞地在值班。不过几分钟,张美兰就把肖承志需要的证件一齐办好。
“原来的办事效率和现在不能比。”问起现在办事与原来有什么不一样,肖承志笑呵呵地说,“现在双休日也有工作人员值班,几个证件在同一窗口就能办好,效率很高,让我省心。”
肖承志几乎每星期都要来办理木材交易的相关手续,以前办木材放行证、检验证及开票都不在一个窗口,跑来跑去很麻烦,再加上一碰到双休日工作人员在休假,他烦恼不已。“如今有了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短信服务、热线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市民来这里办事方便多了。”
自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活动以来,大余县行政服务中心不断规范窗口服务行为,提高窗口服务能力,通过严格窗口工作人员指纹考勤,开展不定时巡岗督察,实行窗口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外出登记制度、考核评比制度等一系列窗口规范化管理措施,转变了窗口工作作风,提高了窗口服务效率。目前,进驻中心窗口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由原来的56项增加到了147项,入驻率由原来的36.4%提升到95.45%,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理各项业务。
从坐等到主动 干部作风有新变化
“我们就是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在建设中、生产中所遇到的难题,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定南县工业园区管委会驻生态工业园“三送”干部黄向忠
要不是有人指点,记者很难看到夹在一群“迷彩服”中间的黄向忠。8月28日是“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活动工作组例行大扫除的日子,作为工业园区管委会驻生态工业园“三送”干部的黄向忠,正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园区清扫马路、疏浚水沟。
“大扫除是我们‘雷打不动’的活动,这样不仅能增强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还能给各家企业带来舒适的生产环境。”黄向忠一边挥动着锄头,一边跟记者聊了起来。为帮助园区企业发展壮大,黄向忠和其他驻工业园“三送”干部一起成为企业生产车间和建设工地上的“常客”,扮演着“领航员”、“护航员”、“保姆”角色,小到打扫卫生,大到跟进项目,企业在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都是他和同事们的工作对象。
就在几个星期前,赣州明高电路板(定南)有限公司的供水管被车辆压破,大量的自来水流到厂区漫到路面,公司的正常生产和600多名员工面临用水困难。黄向忠接到情况报告后,立即和其他“三送”干部赶到现场,调来消防车供水。而后,他和同事们主动留了下来,和公司的员工一起清扫积水,直到次日凌晨。
让黄向忠颇为自豪的是,通过不断努力,他们已经为园区企业解决大大小小的难题500多件,有效保障了重大项目环境总量指标,园区投资吸引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 经济发展有新突破
“项目建设进展‘按天测速’,项目一天没进展人都坐不住。”
——会昌县建设局副局长、周田“两新”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汪晓勋
在会昌周田地质灾害灾后重建项目——周田新学校和新社区建设现场,近千亩的施工工地几乎看不到一台停歇的机械。
作为协调各方的项目建设指挥部副主任汪晓勋,几乎每天都要带着图纸和施工方案走访各个施工单位,“让每台机械有事做,让每个工队不歇工”是他为促进工程进展设定的基本目标。
汪晓勋说:“换届选举后,新一届县领导班子强化了督察机制,厉声严词地对庸懒散‘说不’,抽调人员组建了县委、县政府督察组。15天时间内,督察组已经来了3次。每次都登记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建设进展是‘按天测速’,如果项目一天没进展人都会坐不住。”
高密度的督察,倒逼着汪晓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为了加快进度,汪晓勋同指挥部一班人认真研究施工方案,不断进行统筹优化,尽量避免各施工单位之间互相影响。为解决施工碰到的难题,他们分出了轻重缓急,白天必须做完的事绝不拖到晚上。汪晓勋说:“道理其实简单,机器每天在做事,工队每天在施工,项目进展自然就会展现出来。但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却很辛苦,必须具有坚强的执行力。”每天晚上9点到家反倒成了他们的正常作息时间。
为了治理“庸懒散”,提高执行力,推动发展提速提质提效,会昌县从7月底开始,分三批次对全县科级、股级和一般干部进行大面积培训,3000多干部围绕“治理庸懒散转变作风,雷厉风行提高执行力”进行了全面的学习。该县还抽调16名干部组成县委、县政府督察组,对全县18个重点项目实施不间断轮流督察。目前,督察组完成了3次全面督察,下发了三份督察汇要和一份督察通报,发出督察建议50多条。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