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抓发展促转型助跨越 县乡换届后我市各地提升发展质量交出喜人成绩单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彭承礼 刘家喜 赖於艳 记者谢松伶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4日

抓发展 促转型 助跨越

——县乡换届后我市各地提升发展质量交出喜人成绩单

□彭承礼 刘家喜 赖於艳 记者谢松伶

 
  8月23日,研创光电科技(赣州)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操作LED陶瓷基板叠层机。落户于赣州开发区香港工业园的该公司于近期试生产,成为全国第一家自主研发生产LED陶瓷基板的企业。今年以来,赣州开发区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高端产业引领,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廖树斌 记者何敏 摄

  金秋时节,赣南大地,处处火热。

  你追我赶,千帆竞发。火红赣州迎来一份格外喜人的成绩单:今年1月至7月,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07.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5.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1%、32.6%,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90.2%,比上年同期提升6.3个百分点,为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最高水平;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均突破1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13.28亿美元、11.1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9.4%、70.3%。

  还记得,3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来我市调研时的情景。他对赣州“壮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实力,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等思路表示肯定。李源潮的殷殷期望,让全市人民铆足了劲头。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如火如荼。

  转型,带来质的飞跃

  新闻点击:8月23日,慕名而来的3名阿拉伯客商来到大余东宏锡制品有限公司,以3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对高1.7米的“花开富贵”锡制大花瓶。该公司负责人饶日荣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短短5天时间,东宏就接到了13家客户的订单,销售金额达1000多万元。为了缓解生产压力,总投资1.2亿元的年产6万件锡制工艺品项目厂房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当中,今年10月就可以竣工投产了。”

  东宏公司原本只是一家普通的锡加工企业。为做优做强旅游工业产业集群,大余县积极引导和扶持该公司从粗锡冶炼向锡制品高端产品进军,打造自有知识产权和自有文化产业品牌。生产的绿色环保型高纯锡制旅游工艺品填补了全省有色金属工艺旅游产品的空白,被省、市认定为重点支持、成长性好的文化企业,近日又被国际奥委会选定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奖牌生产供应商候选企业,这是县乡换届后大余产业转型发展迎来的一件大喜事。

  县乡换届后,大余县新一届班子迅速将思想和精力集中到抓发展、促转型、助跨越上来,全县上下迅速投入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咬定内涵扩大、质量为先不放松。该县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以LED光电、钨钢硬质合金等为重点的低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推动工业经济好中求快、优中求进。为打破钨业“一家独大”“大而不强”的局面,该县以钨产业园建设为平台,稳步推进钨资源整合,搭建好矿产资源交易平台,大力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钨精深加工企业,发展高品质钨硬质合金、超细硬质合金、高耐磨性采掘工具等高端产品,加快建设省级钨及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该县还建立了园区水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体系,投资4100万元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工业园区的绿化率大幅提升,工业生产循环利用加快。五大主导产业实现生态化,正加速朝污染少、能耗低、效益好的方向转变。

  今年1月至7月,大余县五大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凸显,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39亿元,同比增长87.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则下降4.4%。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7%,章江源头保护区断面水质达到二类及二类以上标准,并被列为省级生态县试点县和全省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县”。

  升级,撬动新的支点

  新闻点击:“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认识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引导家具往绿色低碳方向转变。”8月20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干部肖伟民走进南康廖氏兄弟家具有限公司,与该公司负责人聊开了。连日来,南康市各级党员干部纷纷来到各自挂点帮扶的企业,与企业主一道商讨进一步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的良策。

  围绕“产业兴康”的发展战略,南康市通过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强市”。该市集中力量培育钨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品、绿色食品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环境、园区和生产要素成本低的优势,瞄准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突出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大项目招商,进一步引进一批自身实力强、辐射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和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技术实力强的龙头企业,真正把南康打造成“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和优势功能配套区”,推动主导产业走规模化、集群化和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该市还着力实施七大类、总投资180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谋划和申报一批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辐射带动强的重大项目。瞄准建设全国一流家具专业市场和中国(中部)家具基地目标,加快推进5000亩家具产业基地、1000亩家具市场和一批乡镇家具创业园等项目建设。为创建最优发展环境,该市投资40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占地9000多平方米,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和效能投诉为一体的市民服务中心;投入300多万元,同步推进省市县乡“四级联网”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1月至7月,该市工业总产值达110.37亿元,增长28.9%;财政总收入达6.63亿元,增长34.7%。

  壮大,只为新的起飞

  新闻点击:8月22日上午9时,经营着农家乐饭店的石城县琴江镇大畲村村民黄庆祥正接待完一批从福建龙岩来县里自驾游的旅客。“店里每天至少要接待100多位客人,日均营业额6000元。这多亏政府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不但带旺了村里的人气,也给村民们带来了财源。” 黄庆祥的脸上有止不住的喜悦。

  高山阻隔、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生活贫苦……尽管有着通天寨、九寨温泉、大畲荷花观光园等旅游资源,但多年来石城县琴江镇大畲村村民的生活现状却不如人意。今年以来,该县将通天寨、温泉、桂花屋等多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资源挖掘出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从规划入手,全面开展旅游资源的整理与开发;修通206国道至通天寨、至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6条旅游公路,对宋代古城墙、太平天国幼天王囚室、南庐古屋进行修缮。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海内外客商投资4亿多元进行整体开发,建起了通天寨地质公园、大畲荷花观光园、九寨温泉生态度假园、赣江源漂流等精品旅游项目,还在大力推进荷花研究院、爱莲山庄、赣源八瀑等项目建设。今年以来,该县已接待游客4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2亿多元,增幅名列赣州各县(市、区)之首。

  从一条腿走路,到两条腿跑步。今年以来,该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着力抓好工业平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帮扶等工作,让工业进入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周期。该县高标准规划建设古樟工业新区和小松、屏山两个高速公路出口的创业园,规划建设总面积近万亩,现已完成开发2200多亩。同时,积极开展招商活动。截至目前,该县与客商洽谈亿元以上项目1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并与中国航天工业供销有限公司签订3亿元的钽铌综合开发项目。目前,该县华昌陶瓷、氢氟酸制冷剂、万年青水泥粉磨站等13个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