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民生记在心 福祉谋于行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旭炜 清华 仙海 记者谢松伶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3日

民生记在心 福祉谋于行

——县乡换届后我市各地认真办好民生实事

□旭炜 清华 仙海 记者谢松伶

  八月的赣州,天朗云清。

  正是稻穗飘香的时节,又将迎来丰收的喜悦。

  连日来,记者赶赴我市各地,时刻感受到县乡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所到之处,耳边响起最多的是群众对干部的交口称赞。他们说:“现在的干部好作风,心系群众,一心为民谋福祉……”

  这让人又忆起3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来我市调研时的情景。“我们要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李源潮的深情叮咛让各级干部有了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

  转作风,脚踏实地

  现场直击:“您腰部受伤后,还一心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这让我们非常感动。党和政府真是我们的‘靠山’啊!”8月22日清晨,章贡区沙河镇河头村坳背蔬菜基地抗旱现场,村民黎源桂紧紧握住该镇新上任的副镇长陈军的手激动地说。数分钟之前,陈军带领抗旱救灾服务队在扛运抽水泵时因受力过大导致腰部受伤,但他咬紧牙关,继续投入抗旱行动,直至山溪水哗哗地流进干旱的田地。“作为新班子成员,我们理应带头多为民办实事好事。为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干部再苦再累也值得!”陈军如是说。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章贡区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声。区镇换届后,章贡区及时把领导班子建设的重心转移到思想政治和能力作风建设上来,引导新一届区镇班子深入学习中央有关精神,切实转变作风,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培育新作风,树立新形象,并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从8月起至年底,在区、镇、村三级广大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 “讲党性、守法纪,树正气、扬清风”专题教育活动。

  该区新班子成员到位后,认真梳理发展思路;建立健全党委决策、议事、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委施政行为。该区还挑选500多名优秀干部到棚户区综合改造、工业项目推进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一线,让他们加强与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交流沟通,锻炼攻坚克难的能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克服“庸、懒、散”等不良作风。

  截至目前,该区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7008件,争取项目资金665.5万元,为困难群众送上帮扶慰问资金135万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4857件;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937多件,上访人数和次数均大幅下降。

  系群众,倾情为民

  现场直击:8月21日天刚亮,赣州开发区潭口镇江坝蔬菜基地上,一些人正在田间地头搭建钢架棚。眼看连片50多亩的钢架棚就要完成了,菜农可以通过种植反季节蔬菜,每亩增收500多元。江坝村党支部书记刘达宋说:“今年是换届之年,我们的工作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

  江坝村地处潭口镇西北部,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全村1260户,耕地面积1900亩,其中蔬菜连片种植面积达360亩,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户种植了蔬菜,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150元。该村“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干部通过进村入户,了解到种植蔬菜是江坝农民的传统产业,但产值不高。围绕打造江坝蔬菜基地,“三送”干部想方设法增加菜农收入,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江坝村蔬菜协会和江坝村党员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组建 “一会三组”( 江坝村蔬菜协会、技术指导组、信息服务组、市场营销组)服务机构,帮助菜农搞好蔬菜生产和销售。发展蔬菜面积360亩,有29名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基地从事蔬菜生产,带领150户农户在基地创业。在“三送”干部的帮助下,村里增设了一台变压器,解决了蔬菜基地电压低、灌溉困难的问题;还争取到1.4万元资金对重点排水渠道清淤,并对高河岸、农会等4个排灌站进行维修,确保全村农业生产用水;组织部分种菜大户赴上犹等基地参观考察,实地听取专家、农技师的技术讲座。

  潭口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李源潮在赣州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组织广大干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作为工作的重点。打造江坝蔬菜基地,服务菜农只是潭口镇关心群众生活,为民办事解忧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三送”活动开展以来,该镇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77件,新修村组公路4430米,新建、维修水渠1500多米,新建水利设施5座,兴建垃圾池50多个,清运垃圾75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老党员512户,发放慰问金12万多元,大米7000多公斤;全镇共为民排查各种矛盾纠纷172件,接待信访案件106起,解决信访件数98起,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9起。

  谋福祉,一心为民

  现场直击:“老杨,你家烟叶烤收的情况怎样?二季度在烟田种植的水稻受旱情况如何?需要我们在哪些方面提供帮助?” 8月20日晚,瑞金市谢坊镇党委书记谢立文来到大胜村上高塘小组烟农杨少连家中,一进门就和他拉起了家常。“谢书记,感谢你们工作组在我种烟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我渡过了难关。现在我种植的20亩烟叶产量比去年增产了三成,是收成最好的一年。” 杨少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全市开展“三送”活动中,谢坊镇坚持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县乡换届工作完成后,该镇新的领导班子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让一件件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该镇根据当地群众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产生活实际,创新载体,组织开展以“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一线夜访暖人心”为主题的“一线夜访”活动,即“夜访民情、夜谈政策、夜话发展、夜议对策、夜送温暖、夜促和谐”。每个驻村工作组利用晚上时间走访农户,及时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收集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共谋产业增收。“夜访”这种既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不为群众增加负担,又增进了政策的宣讲面、访谈的覆盖面、群众的知晓面的“三送”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机制出效益,制度促干劲。为了建立“三送”活动的长效机制,谢坊镇出台了“六评比”量化考核办法,按照“比工作态度是否好、比工作作风是否实、比支持力度是否大、比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否多、比为民办实事是否多、比群众反映是否好”的要求,在镇机关设置一块“三送”活动实绩量化评比竞赛公示栏,将各工作组“三送”活动开展情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予以公示。每周一,镇机关“三送”活动实绩量化评比竞赛公示栏前,大家驻足观看。他们或查看自己的工作成效,或学习别人的经验做法,或了解“三送”工作组为群众办事的情况。

  自开展“三送”活动以来,该镇累计帮助基层单位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3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54件;新修公路9460米;新建、修缮桥梁7座;争取立项的水利项目16个、修复的水渠7570米,新增灌溉面积3600多亩;争取的电力线路改造资金600多万元;累计有12名在外工作、创业人士回乡投资兴业,筹资200余万元用于民生事业建设,落实公益事业112项;培植了烟叶、脐橙、西甜瓜等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引资项目11个。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