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化肥“达芬奇”横行珠三角坑农民大赚黑心钱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姜玉龙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7日

 
  化肥“达芬奇”横行珠三角坑农民大赚黑心钱

    财富时评

 

  “旺季,地下工厂仅给一家门店的日供货量就达数吨。”日前,惠州一位农资老板向记者揭露了造假行业这一惊人秘密。

  据内幕人士透露,他们化验发现标注氮磷钾含量≥48%的假洋肥,实际只有10%-24%,商家每出一吨假货,至少可比卖正品多挣千元。“暴利,早已让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沦为冒牌进口肥的重灾区。”

  7月中旬以来,南方日报记者乔装成买家和业务员,连续暗访了广州、惠州和河源等多个地区的农资市场,发现化肥“达芬奇”泛滥成灾,坑农现象令人触目惊心。在广州郊区,经销商明目张胆地向农民公开兜售假“雅苒”(Yara)。记者当场戳破假洋肥的“皇帝新装”,遭到店主恶语驱逐。有制假者甚至在网上公然叫嚣,要让揭黑记者有来无回。

  半个月的调查,证实40吨假“挪威”,不过是农资“达芬奇”的冰山一角。

  涉农“三假”

  涉及维稳必须严惩

  姜玉龙

  谁能够想到,就在被誉为“广州南肺”的万亩果园深处,就在众艺术家隐于闹市挥毫泼墨的小洲村的附近,公然有假冒洋化肥四处摆卖招摇撞骗。而南方日报记者连日来的调查发现,这只是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假洋化肥无孔不入的一个缩影。假冒洋化肥由广大农村向中心城市周边蔓延已经令人怵目,更令人惊心的是,假冒洋化肥的炮制者中竟然有正规的生产厂家,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其实,兜售假洋化肥的骗术并不高明,套用知情者的话来讲,甚至假到不用识别就能辨清真伪的地步,包装粗制滥造、故意放大的洋文指向子虚乌有、经销商注明广州的后面跟着却是深圳的电话、偷梁换柱假中有真真中有假、其效用甚至不用随便抓把土……更为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年年“亮剑”对种子、农药、化肥的涉农“三假”犯罪打击可谓不遗余力。那么,为什么制售假冒洋化肥的不法行为还有恃无恐愈演愈烈呢?

  首先,被假冒的名牌洋化肥口碑好、效果明显,为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和个别正规生产厂家以巨大的利润空间。其次,经营门槛低、犯罪收益大,田间地头随便搭个棚支个架就算开张,而被假冒的洋化肥在华宣传保护工作不力,被侵害的农户又防范意识差。一旦农作物出现产量下降问题,农户往往会把原因归结到气候、种子和农药上,很少会想到是因为使用了质量低劣的化肥。劣质化肥的生产者和经销商正是抓住了农户这样的心理,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生产和销售。更为关键的是,对于农资制假售假的处罚力度尚不足以起到阻吓作用。《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最高二倍以下罚金。而第一百四十条对达到处罚底线的销售金额的规定是五万元。假冒洋化肥渗透的田间地头,其违法行为很难达到这一打击的标准。

  社会肌体的信用缺失,宛若婴儿娇嫩的屁股,摸着摸着,一不留神就会摸到一手屎。由郭美美炫富引发的红会风波依然震荡、对动车惊天裂地追尾的痛定思痛未减分毫之际,由假冒洋化肥无孔不入引发对道德血液流失的追问,似乎话题过于沉重。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正如南方日报记者在调查中所展示的,“三假”造成农业减产和绝收,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坑害农民利益,有的农民家庭因“三假”陷入困境,极易诱发各类不稳定问题。

  出于维稳大局的考虑,对于假冒洋化肥等涉农“三假”的打击,绝对不能手软。

  现场

  广州瀛洲市场公开摆卖假“挪威”

  造假水平低劣农民却深信不疑

  现状

  一个假冒产品竟注册多个洋牌子

  一吨假“挪威”至少比正品多挣千元

  农业部门统计,广东肥料市场的需求量一直在600万吨左右,其中复合肥就达200万吨。业内人士称,为抢夺这块市场蛋糕,各路商家都在挖空心思寻找捷径。“如今进口肥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压缩到了1/3,但由于质量好,这几年在市场上有卷土重来的趋势。”一位惠州中联公司的前员工告诉记者,想着在市场上捞一把就走的人特别多,而仿冒进口,被这些人当成了快速致富的法宝。

  广东省农业厅土肥站的林日强科长发现,市场上充斥的假洋鬼子多不胜数。“一些厂家以直接仿冒或打擦边球的方式,伪装成挪威、芬兰、德国、俄罗斯、丹麦等各个国家的产品,有的鼓吹原材料进口,有的则直接把原产地标注为外国,还有的注册与国外著名公司名称一样或相近的空壳公司。”

  芭田公司市场部经理李海群也告诉记者,目前在市场上假冒进口肥的形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完全的假货,在质量和品牌各个方面都有问题的假冒伪劣商品,另一种就是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产品本身质量是合格的,明明不是进口却要说成进口的。“这样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价钱,获得更高的利润。”

  前不久,一款名为“德狮马”的复混肥,在广东德庆县引起了德庆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的关注。该县农业局的姚副局长告诉记者,执法人员经过调查取证,发现这款肥料的厂商在湖北以同一个登记证号注册了“德狮马”、“维京船”、“住和”和“丹王”等多个不同的洋牌子,以期误导消费者。

  今年5月底,惠州市惠阳区一位潜伏多年的售假大户许某被警方连窝端掉,当场查获40吨假挪威肥。记者在当地的调查发现,这只不过是假洋肥的冰山一角。

  一位在惠阳区镇隆镇从事农资生意20多年的老板,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当地的假洋肥。他发现,在销售旺季,造假团伙给每家门店的日均供货量就多达数吨。

  给国产肥穿上一套进口肥的外衣,只需要几块钱的成本,然而,产出的却是惊人的暴利。挪威雅苒国际有限公司的刘经理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养分总含量≥45%的复合肥,每吨零售价在5200元左右,比同档次的国产肥价格至少高出1000元。

  有经销商对当地的假“挪威”作过抽检化验,发现养分总含量≥45%的雅苒,普遍只有10%-24%,实际大多达不到17%。“这意味着每卖出一吨假货,就可以为整个产业链贡献3000-4000元的利润。”

  广东是全球化肥单亩使用最多的地区约达240公斤。在商家眼中,当地的肥料市场是一块大肥肉。而以挪威“雅苒”(Yara)为代表的进口肥质量好、价格高,成为制假枭雄仿冒的头号对象。

  7月31日,趁着周末,记者伪装成市场调研员,前往海珠区的万亩果园中心地带的小洲村探个究竟。

  小洲一带的生态湿地素有广州“南肺”之称。进村前,便有人向记者透露,当地农业效益好,农民很舍得投资,高档肥卖得相当不错。在沿路村民的指示下,记者很快在该村拱北大街的瀛洲市场找到了一处化肥经销点。

  说是经销点,不过是商家临时搭建的一个小雨棚,下面直接用一辆手推车拉来十多包化肥,随时等候买家光顾。

  据了解,这种小雨棚在珠三角非常普遍。每年需求旺季,一些平时不是从事农资生意的人,也会拉来一两车货,到人流较多的地方搭棚摆卖,趁机捞一把就走。而这类流动销售点,是假洋鬼子鱼目混珠的最好地方。

  看到现场无人看管,记者绕着手推车仔细打量,发现在“芭田”、“心连心”等一堆国产肥里边,果然夹杂着几包进口肥,其中最惹眼的就是挪威“雅苒”。“雅苒”原名挪威海德鲁,是进口肥中的大哥大。没读过书的阿伯也晓得,这个牌的肥特贵,效果也特好。

  车上堆放的“雅苒”一共有两款。一款是含量为15-15-15的硫酸钾镁,另一款是16-16-16的氯化钾。这两款肥的包装袋上都在醒目位置打上了该品牌的全球统一注册商标“维京船”,并特别注明原产地:挪威。

  然而,这两款都不是真“雅苒”。

  雅苒公司广州办事处刘经理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雅苒”确有16-16-16配方的氯化钾复合肥,但包装袋上标注的名字是“氯化钾型”,而且所有的产品均会标明“生产商:雅苒国际有限公司”。

  记者在该经销点看到的情况却是,包装袋上面没有产品名称,只是直接标注“氯化钾含量≥48%”,下面的生产商一栏只写着“雅苒”经销商的名称“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经销商地址则是“广州市东风东路709号”。让人瞠目的是,袋子上面的合同号“10NA1.0XB537M12”,居然把代表“合同贸易国”的字母“MA”印成了“NA”。联系电话则印成“0755-26861988”,后经记者核实为“深圳市省农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的办公电话。

  这么低劣的造假水平,居然有农民深信不疑。就在记者驻足期间,来了一位买肥的大婶。在女店员喋喋不休地推介下,大婶很快便掏了钱。

  在村口,记者遇到一位正在田边休息的大伯。一提起假洋肥,他便咬牙切齿地说,这几年买肥真是买怕了,到熟悉的店里去买都有假。大伯说,农民喜欢买散货,店家混着卖,连工商都没办法。

  这种现象在当下的珠三角,甚至整个广东市场,都不是孤立的。连日来,记者暗访了广州白云区和番禺区及惠州、河源等多个地方农资市场,发现假洋肥的泛滥让人触目惊心。在河源市的连平县,打着俄罗斯进口材料旗号、登记证和公司名称造假的硫酸钾复合肥在西门和南街的一些农资店公开出售。而日前,在公安部门的“亮剑”行动中,警方刚刚端掉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的一名售假大户,当场缴获40吨假“挪威”,总价值十多万元。一位内幕人士告诉记者,当地的假“挪威”,竟套上真“挪威”的包装袋来出售。“旺季,地下工厂每天给一家门店的供货量就达数吨。”

  广州中挪农资公司总经理谭桂辉亦告诉记者,广东农资市场的冒牌货特别多,像“雅苒”这样的高档肥,由于口碑好、价格贵,被仿冒的现象就更加严重,尤以珠三角为甚。

  危害正规企业加入造假大军

  假洋肥令农民失收使土地受伤

  假洋肥,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而且让农民和农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前不久,德庆一些农民使用了湖北一家化肥企业生产的“德狮马”复混肥,结果发现果树出现大面积枯枝、脱叶的现象。当地的农业部门调查发现,同一时间,使用过这款肥料又遇到相同问题的农户有200多户,涉及果树达2000亩。。

  德庆县农业局的姚金明副局长日前告诉记者,由于农民和厂家对肥害事实的认定分歧较大,这起纠纷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而惠州和河源的农民告诉记者,他们在给作物施用洋肥后,发现效果很不明显,几天后不得不追加了使用量,然而,效果仍旧不理想。等到专业人士来取证调查,认定这是假洋肥时,已经过了追肥的最佳时机。“后来虽然加施了质量合格的国产肥,但是作物仍然减产了。”有专家指出,假肥甚至有可能对土壤造成不利影响。

  一直以来,广东的农业、工商、质监和公安部门都在加紧对制假售假的围追堵截。然而,由于造假手段和造假设备的不断升级换代,对假洋肥的打击措施常常难以到位。广东省土肥总站的林日强科长向记者坦言,肥料打假很难。好几次,他们接到报料扑向黑工厂,发现锅炉还热着,人却走光了。现场只看到一些空白袋装着的盐粒,在证据上,这根本没办法去认定造假。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多数的售假者有合法的门店,有正规经销商的所有资质,有的甚至还拥有乡里乡亲的信任。假洋肥从生产,到流通,再到销售,中间联结着的实际是一条非常隐蔽的战线。

  “事实上,农业部门的执法权本身就很有限,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只能根据投诉对肥料的登记证号和登记名称进行监督,至于肥料的养份含量是否合格,则要依赖质检机构的配合。就算发现了问题,还要依赖工商部门去查处。”连平县农业局局长徐少杰告诉记者说,“实际上,农民在这一块的投诉意识很低。”

  前不久,广东省工商局刚刚指导湛江市工商局,在全系统部署开展肥料专项检查,查封了25.8吨问题化肥。截至7月31日,该局共立案9宗,结案2宗,罚款56000元,余下7宗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然而,对有些违法者,仅靠罚款实在构不成威慑。”惠州市一位农资老板表述得颇为直白,“卖假挪威的人,往往就是真挪威的经销商。农民都有买散货的习惯,他们把真货假货混着一起卖,被抓到的概率本身就低,在暴利驱使下铤而走险的人越来越多是显而易见的。”

  在所有的监管部门当中,质监部门可说是技术手段最齐备的。然而,摆在质监面前的一个现实是,大多数制假黑窝是没牌没照的,质监部门无权随意进入执法。

  华南农业大学的肥料专家廖宗文教授也认为,近年来,国产肥的工艺和质量与进口肥的差距越来越近,有些产品,如控释肥,甚至还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如果这些产品被装进真洋肥的袋子,执法部门会防不胜防。

  “这需要有权力更大的部门来介入。”惠州市惠阳区一位经销商老王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安机关联合其它部门的亮剑行动在全国拉开帷幕,这才使得公权与制售假肥者的较量,变得较有震慑力。

  当惠阳售假大户许

分享: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