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房市经纬 >> 正文内容

北京限购半年房租持续高涨 部分北漂被迫离开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5日

最严“限购令”实行半年,房价稳中有降,但由于部分购房需求转化为租房需求,租金持续上涨。房租成本已占去很多人月薪的25%以上,部分租房者只得多人合租,或者到更远的地方租房,也有人开始考虑要离开北京。

中介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北京平均每月房租为3160元/套,相比去年均价2793元,涨幅13%。今年7月份的租金均价为3229元,与出台限购令的2月份相比,又上涨161元。在CBD、中关村等热点区域,租金均价甚至上涨20%以上,房源仍供不应求。

相关管理部门出台的一些政策表明,房租调控早已在决策范围之内。但北京各区县情形不同,而且房租更依赖于市场调节,难以调控。

>>现状

热点区域租金持续高涨

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住房租金指数同比上涨12.7%,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上涨10.1%。住房支出的上涨幅度大于人均收入涨幅。

根据多家房屋中介公司的统计,今年二季度以来,房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约15%,增长明显。伟业我爱我家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的租金相比2月份,均价上涨161元,涨幅5.2%;1到7月北京房租均价为3160元/套,相比去年均价2793元,上涨367元,涨幅13%。

伟业我爱我家统计分析,今年7月份,海淀区租赁需求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0%,租赁供需比达到了1:4.4,租金均价达到了4400元/月/套。中关村一家中介门店经理称,即使过了7月的租赁旺季,目前海淀区中关村区域的租赁房屋仍供不应求,业务员都在努力寻求房源。

此外,记者近日探访国贸、呼家楼附近多家中介门店发现,CBD区域的两居最低租价在3500元/月左右,而此价位房源多是房龄10年以上的普通住宅。虽然租金不低,但在此上班的白领还是争抢房源。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称,CBD区域、中关村区域房租涨幅之所以比较突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限购作用。据他了解,在CBD一带工作的白领有60%-70%是外地户口,这部分人中没有买房资格的又占60%以上;中关村一直人口偏多,且白领比例也较高,这部分人房租支付能力较强。

房租直涨800

租户被迫搬家

>>探访

呼家楼附近有一家美发店,4位理发师一起租住在附近一套两居室中。不过上个月,他们不得不搬离已经熟悉的“家”。

王先生说,去年7月租房时,这套房租金2700元,合同签了一年。今年7月房屋到期,房主一开口就要涨到3500元。虽然平摊下来每个人涨200元,4位理发师还是觉得承受不了。他们发现差不多的房屋租金都已涨到3500元,最后他们搬进了半地下室。

持续上涨的房租,也成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能承受之重。小晶去年从北京某知名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一家机关报工作,在广安门附近租两居室中的次卧,每月1300元。今年续租时,房东将房租上涨到1600元。考虑到每月仅有不到4000元的收入,小晶从广安门搬到草桥附近,再找了一间1300元的次卧。

房租涨价成为租房客的热点话题。记者随机询问10名去年毕业的大学生,其中9人反映房租涨价,由于房屋户型和地理位置不同,每人承担的房租涨幅100元到500元不等。目前,房租支出普遍占月收入的25%以上,有人甚至占到40%。

部分人选择离开北京

>>影响

随着房租的上涨,有一部分人陷入“是否借钱买房”的矛盾中,正考虑筹借首付购房。而更多人则被拦在“购房资格”外,考虑离开北京到二三线城市发展。

明先生已在北京租住10年。他在通州租两居中的一居,每月1100元。近期,由于房东要卖房,将他“撵”了出来。周围同样的房源租金不仅已经涨到1500元,而且由于房源紧张,他“腿儿都跑细了还没找到住处”。

一边是租金上涨,一边是丈母娘催促买房结婚,原本并不在乎是否买房的明先生,开始考虑筹借首付买房。用他女朋友的话说,“租房每个月把钱交给别人,买房虽然要还月供,但房子最终是自己的”。不过经过衡量,明先生认为房价太高,最后决定离开北京,到成都发展。

与明先生不同,很多白领虽然想买房,但限购令一出,他们失去了购房资格,于是选择在热点区域租房,继而推高热点区域房租。收入较低的人群,则被挤到更远的地方租房。胡景晖称,亦庄线、顺义线地铁开通后,很多收入较低的租房客涌向郊区。

限购之后,既没有买房资格,又面临租金上涨,有人干脆选择到二线城市发展。据北京中原地产提供的数据,限购前北京每月新房加二手房交易在3—4万套,其中40%以上是外地户籍,现在一个月交易一共1.5万套左右,其中不到10%是外地户籍。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称,虽然“因限购又涨租而离开北京”的人数很难预计,但确实有不少人因此选择了别的城市。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孙雪梅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