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作者:雷鼎鸣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5日
面对近期爆出的美债欧债危机,持有大量美元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雷鼎鸣提出两点应对办法:一是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增强它与其他货币的可兑换性。二是大幅增加天然资源和消费品的入口,努力营造持续多年的外贸赤字。以下是其今天发表在香港《信报》上的分析文章观点摘录:
一如所料,美国的国债上限一定会提高,但上限需要不断提高的这一现实,却反映更深层次的问题——美国和世界的经济都会没完没了地受其困扰。美国的政客虽然喜欢玩政治游戏,但他们老谋深算,不是傻瓜,更绝不会愿意负上造成联邦政府无钱出粮停止服务的责任,他们在最后一分钟必会完成谈判。
世上大多数传媒都酷爱带有悬疑性的新闻,有时还会人为地替本来明白不过的事添加悬疑,以增吸引读者之效。到最后国债上限得以提高,一场危机得以避免后,大家以为可舒一口气,接着标普坚持把美债降级,似是个反高潮;但其实是“罕有地”做了一件反映实况的事——美债早应降级!
主权债务未必稳妥
过去,大国政府发的主权债务,素为投资者所喜爱,其原因主要是假设政府有无限大的抽税能力,因而违约赖账的风险接近零。这个假设现在看起来已经难以成立,投资者对国债的态度不能不变得审慎。
可不是吗?几年前谁会想到冰岛、希腊、葡萄牙这些虽细小、但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会出现债务危机?就算是经济体系大一点的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国际投资界现在怎敢不金睛火眼盯着她们,以判断手上持有的国债是否有可能变成废纸?
德国、法国是经济强国,但其政府每年的财政赤字早已超过欧盟所要求的不能高于GDP 3%的上限,她们不但要应付国内反对削减福利的示威者,还要自甘损失,救助濒于破产的希腊等国,勉力维持欧罗的生命。欧罗倘若崩溃,后果太不堪想像了,各国必会努力防止;但欧洲人民肯节衣缩食,自愿多交税款而毫无怨言吗?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学说,政府债务增加并不一定构成危险。如果预期的GDP 增长速度高于国债上升的百分比,那么便可保证“有借有还,上等人也”这一局面。
克鲁明等极端凯恩斯主义者(克鲁明的报刊文章与其学术文章风格迥异,有传说其报刊文章乃其夫人所执笔,不知是否属实)鼓吹政府继续大量用钱刺激经济,便是假设了明天会更好,政府有能力削减债务相对于GDP 的比重。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响吗?日本经济衰足二十年,期间日本政府有无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靠赤字去刺激经济?
日本的国债从以前不足GDP 的一半增至现时GDP 的两倍多,可见其实施赤字预算时毫不手软,但日本的经济有起色吗?说回美国,她的国债上限曾提高过数十次,若不是GDP 追不上债务上升的速度,焉能如此?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