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熊益康 记者刘珊伊 实习生杨少君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5日
题记 近年来,在石城县,弃“工”从“农”的二女户有数百户,一股“绿色养老”的新风尚悄然兴起,“养儿防老”的旧观念被不依不靠、植树造林、在“绿色银行”存入养老金的新观念取代。
石城:躬耕“绿色”渐成养老新取向
□熊益康 记者刘珊伊 实习生杨少君
用活政策增强吸引力
山场上油茶5亩,山坡上养猪20多头、养鸡500余只,山脚下自建小型水库15亩用来养鱼、养鸭,这是石城县龙岗乡水亩村二女户赖满发、邓明秀夫妇家的特色农业开发模式。多年前,赖满发夫妇就有了发展农业产业的想法,但苦于自家没有山地,一直无法实施。石城县计生委工作人员获悉后,与水庙村村委协商,无偿划拨一片山地供赖满发夫妇开发。“我们二女户种油茶很划算,有县里配套的无偿划拨山地政策,还有250元每亩的国家扶持金。”赖满发告诉记者。
为扩大“绿色养老”的扶持面,让“绿色养老”工程惠及更多的二女户,石城县采取多种形式解决二女户产业用地问题:政府以每亩每年13元租金的标准统一租山,免费提供给种植户;将尚未开发、山地权属是村集体的适宜山地无偿给二女户开发,或已经开发、属于村集体的山地无偿提供给二女户继续开发。
除出台配套政策解决二女户产业用地问题外,石城县还利用国家对油茶示范项目的扶持政策,对二女户进行资金帮扶。
据悉,作为全省“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作先进县,以及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油茶示范项目扶持的首批县(市、区)之一,石城县用活扶持政策,创造性地将计划生育养老工程纳入全县“一大四小”及油茶开发的总体规划,使该县参与“绿色养老”工程的二女户可享受250元每亩的国家扶持金。在利益引导下,二女户逐渐成为该县造林绿化的新生力量。
部门联动凸显服务力
日前,在石城县珠坑乡高玑村罗坑组油茶基地,昔日荒草遍布的山头如今已是满眼苍翠,看着眼前的景象,二女户黄小妹脸上露出了笑容。她指着山头上那一簇簇长势良好、布局规律的草告诉记者,那是县水保局筹资为油茶基地种植的“留水草”,专门用来保湿抗旱的。
据悉,为了使不具备专业种植技术的农户“种得成、种得好”,石城县计生委联合林业局、果茶局、水保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保障服务。为提高农户种植效益,该县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及各山场土质特点,科学规划种植项目,引导二女户家庭连片开发,并为其解决道路、水源灌溉等问题;为解决农户种植技术问题,县林业局、果茶局定期举办讲座开展业务培训,去年以来,共举办讲座6次,编印发送各类实用林果业技术资料600余册。为提高山地抗旱能力,县水保局在油茶基地广撒草籽种草,保湿抗旱;为确保栽种一片、成活一片,县林业局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农户山场,检查树苗成活情况。
现身说法提升影响力
去年10月21日,石城县举行全县计生绿色养老工程扶助金发放仪式,数十名“绿色养老”工程种植示范大户获得了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颁奖仪式在县电视台播出后,引起较大社会反响。这是该县增强“绿色养老”工程影响力的举措之一。
为了提高计生养老奖励优惠政策的知晓率,石城县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不但通过在电视台投放广告、发放《给全县农村二女户家庭的一封信》、赠送印有相关政策的精美台历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还开展种植大户表彰、现场参观学习等活动,组织各乡镇的种植户参观示范大户的山场,学习种植技术和经验。“种植大户的现身说法,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石城县计生委主任朱兴才告诉记者,短短一年时间,石城县累计动员500余户农村已扎二女户、独女户栽种了经济林、速生林,占全县农村已扎二女户、独女户的45%。同时,建立上规模的“绿色养老”示范基地8个,培养种植大户12户,动员3个公司参与到计生“绿色养老”工程中来。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