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张兴东 记者谢欢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2日
(赣州金融网讯)近年来,会昌农信社作为服务县域的主力银行,支持“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主动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创新金融支农服务,在支农中争市场、求发展、树形象。并通过努力消除金融盲区,创新金融产品,改进信贷流程,加大对农户、涉农优质高端客户的倾斜支持力度,全方位给力县域经济,有效支持了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实现全覆盖为目标,努力消除服务盲区
一年前,在会昌县庄埠乡信用分社开业当天,庄埠乡的一位村民激动不已地说:“因为没有银行,5年前嫁女儿的1万元彩礼钱一直藏在米缸底下,天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生怕被盗。现在信用社开到了家门口,我赶紧把这钱存进了银行。”
如今,在会昌县永隆乡的每个圩日,住在大山深处的许多农民一早就来到永隆圩镇等待会昌农信社的员工。去年,该社为了解决永隆乡没有金融网点,农民无法享受金融服务的困境便在这里开通了“逢圩定点定时”的金融服务,让他们一边赶集,一边存取积蓄,村民再也不用来回七八十里去别的乡镇了。
2009年,赣州市政府提出要在两年内消除进入盲区, 此时会昌县的庄埠和永隆两个乡金融服务盲区。由于地处偏远,经济总量较小,在这些乡镇设立网点,不符合银行机构商业化运作原则,农行、邮储等金融机构都没有在这些乡镇设立网点。然而,该县农信社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分别以全省首家新设网点和全市首家定时定点方式消除了庄埠和永隆金融服务盲区,实现了农信服务全县各乡镇全覆盖,宣告了会昌县金融扫盲圆满完成,打造了“农民自己的银行”品牌。
以满足有效需求为中心,不断创新信贷品种
为积极顺应农村经济发展变化,会昌县农信社在全面提升农户小额信用农贷、开办大额抵(质)押贷款等信贷业务的同时,不断推出适合“三农”多层次需求的贷款品种,助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尤努斯模式,保障农妇充分创业
“一直以来贷款都是男人才能办到的事,如今我们农村的女妇主也可以做主了,不请一杯茶,不请一顿饭,单凭家庭经济状况,信用社就给我发了3万元的借款证”,全国“学三比能手”半迳村的钟检娣拿着借款证感慨良多。
据了解,这是该县农信社在借鉴孟加拉国尤努斯创办的格莱敏银行对农村妇女成功授信的基础上,创新农妇授信贷款,解决农村妇女创业资金难题的创新举措。在小密乡试点启动以来,共完成了64村组的提升工作,建立经济档案3553份,对468户农妇进行了授信,授信金额达1174万元。对已授信的农妇在有资金需求时,凭借款证和身份证直接在柜面办理贷款,实现了贷款如同存款一样简单便捷,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妇在兴家创业中遇到的资金困难,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大发展,使全乡农民纯收入也翻了番,达到4500多元。
农机贷款,贷动农民致富
当前,正值双抢到来时节,廖新民家传来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周边数十村村民以为他家又在办喜事便赶紧跑了过来,没想到是他新购置的收割机开始下田作业了!
开着崭新的收购机廖新民激动不已:“是信用社的农机贷款圆了我们祖宗几代农业机械化的梦。”据廖新民介绍,今年他种植了80多亩田地,并承包了周边300多亩水稻的收割任务,预计全年可实现增收8万元。
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会昌农信社突出信贷投放重点,主动对接农户需求,并规定在本县范围内因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需要,购置农机具过程中有资金周转困难的农户或经济组织,与国家补贴农机具供货点签订购货合同,且在已预付除国家补贴资金外的20%购机款后给予贷款扶持。
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助推农业产业化
近年来,会昌农信社始终坚持以“立足社区、服务三农”为服务宗旨,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推出了一系列支农品牌,创立了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信贷支农产业链条。截至6月底,全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为94781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72038万元,为16985户农户累计发放农业贷款63700万元, 农业贷款余额和累放占比均为76%、81.27%,为支持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做实做强小额农贷
2009年底,会昌农信社提出全面提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三年规划目标,采取整村推进的模式,对辖内的农户逐家逐户进行摸底调查,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核发借款证,农户在有资金需求时,凭借款证和身份证即可在柜台直接办理贷款。
据统计,截至6月底,该县农信社已完成了2603个村组的提升工作,建立农户经济档案66382份,占全县农户总数的69.94%,对8620农户进行了授信,授信金额达22261万元,有了资金的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副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业得到快速发展,生态粮食、蔬菜、茶叶、脐橙已初具规模。
推行农户联保贷款
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会昌农信社推出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大大缓解了农民办理大额贷款担保难、抵押难的矛盾。由于贷款门槛比较低,办贷程序简便,因而受到农民兄弟的普遍欢迎,在实现“社农双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至6月底,会昌县农信社发放联保贷款余额551万元,有效地满足了农户较大资金需求难题,大大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大力扶持特色农业发展
如今,面对信贷支农已不能再是单纯满足农户贷款的面与量,会昌农信社认识到这点,于是将支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高效特色的农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形成了以脐橙、甜橙、大棚瓜菜、食用菌等为主导的新型种植业;以特种动物养殖、优质三元猪、肉兔等为主的新型养殖业;以果品加工、米粉生产等新型加工业。
近年来,该社通过大力支持烟叶生产,对具有多年烟叶种植经验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种植烟叶8亩以上的客户,按600元/亩标准给予信贷支持;对经烟草公司批准新建的密集性烤房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建密集性烤房按6000元/座标准给予信贷支持。据悉,今年发放烤烟贷款345户1068万元,带动全县农民增收7000多万元,呈现出烟农增收、农信社增效、地方经济发展的三方共赢的局面。
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会昌农信社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截止2011年6月底,各项存款余额达16952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94781万元。此外,内部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也得到明显增强。会昌农信社还曾连续五年被该县委县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和“支持烤烟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社会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