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0日
全球经济前景进一步恶化,中国将难以独善其身
标普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已过去几天,事件对资本市场的打击仍在继续,全球股市继续摧枯拉朽式的崩盘,一时间,关于2008年金融危机重现的讨论不绝于耳。
人们不禁要问,凭什么标普打喷嚏,世界就感冒?标普下调美国评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多远?这场“蝴蝶效应”又如何传导至国内?国内的分析已不再盲目乐观,不少意见认为,标普对美国评级下调之后将出现的若干“传导效应”和代表的市场预期,可能使已经非常脆弱的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前景进一步恶化。
信用危机明暗两条线影响中国
明线:美元贬值三大风险压境
作为美国最大海外债权人、最大出口国,在美国信用评级下调的“覆巢之下”,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
首先,预期美元的持续贬值将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美元外汇储备带来直接损失。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近3.2万亿美元,71%为美元资产。市场普遍认为,评级的下调使我国外汇实际购买力大幅下降。
外汇实际购买力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即使中国不在贬值期抛售美国国债,其获得的资金也会缩水。这是因为美国国债经常被用作抵押品,为短期贷款和衍生品或其他投资组合等作担保。信用评级不下调,可以作为零风险的抵押物;但其信用等级下降之后,抵押价值就会缩水。同样的金融交易,所需抵押品的数量就会增加。据野村证券测算,如果美国评级被下调,抵押品扣减率将升至4%到6%。这样一来,银行用同样国债能够融到的现金就大大减少。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中国将自身持有的2万亿美元国债抵押的话,获得的资金将缩水1200万美元。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