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经济报 作者:肖君秀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9日
在上海年初高调宣布筹建保险交易所并上报方案之后,深圳7月末也透露拟建保险交易所,并称方案已上报保监会。另外,四川省也谋划在成都建保险交易所,北京已经成立保险交易所。但是,在上海和深圳看来,真正的对手只是彼此之间。
暗中较量
上海虽被国家定位“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深圳市领导在公开场合也谦虚地表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在全国最具综合优势,深圳宜定位于区域金融中心。但是,两地在金融中心布局上的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止,此次又在建立“保险交易所”上短兵相接。
7月27日,深圳保监局宣布已协助深圳市政府向中国保监会提交了成立“深圳保险交易所”的请求,同时争取在深圳开展商业养老保险递延税试点。
据深圳保监局人士透露,深圳上报保险交易所方案时间不是很长,至于项目最终的运作、交易都还未有详尽的、成形的、完整的定论,“主要是因为保险交易所需创新精神与深圳在保险方面的创新能力相契合,深圳作为全国首个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是一个在金融上创新的城市,有创新的想法和能力。”
对于深圳提出也建保险交易所,上述上海保监局人士认为这只是深圳自己的想法,而在上海建保险交易所是国家规划,“并非上海想建就建的”。
同一天,上海在公布“两个中心”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到,将“加快筹建保险交易所”被列入五大重点工作之一,将“加快配合保监会,建立保险交易所推进工作小组,积极推动保险交易所建设”。目前,上海建立保险交易所的方案已获保监会通过,并上报至国务院,等待最后的审批。
那么,在全国是否可以成立两个保险交易所呢?深圳保监局人士认为,从理论上来说,深圳、上海建立两个保险交易所应该是可以的,因为这是一个交易市场,“但是从金融创新比较谨慎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短期内可以批两个?可能性应该不大。”
经营挑战
保险交易所在世界上还是一个新事物,没有成功的样板可以复制和模仿,纽约保险交易所经营不到7年因业务太少已关门,英国伦敦的“劳合社”虽然有保险交易所的某些属性,但偏向协会性质,在交易上不够“纯粹”。深圳和上海虽然纷纷抢建,但是对于最终在经营中具体的运作和产品如何设计,都还没有完整的、成形的规划。
在目前的环境下,对于保险交易所成立的迫切性,以及如何定位既有创新性又能规避风险?在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看来,保险交易与股票交易完全不同,交易要维持下去市场要有足够的活跃度,“股票可以交易,是因为有多个上市公司,有足够多的主体,从而使之在市场买卖,但中国的保险公司大的大,小的小,有那么多主体吗?保险产品能高抛低吸吗?”
对于纽约保险交易所尝试失败,以及中国开始摸索拟建保险交易所的定位和经营难题,郝演苏认为,“不是外国做不好的我们一定做不好,但要想清楚交易什么东西,我的直觉告诉我,很可能昙花一现。”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