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作者:丁天华 本报记者钟久蔚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8日
近日,信丰县一户个体私营业主因冒用他人企业名称经营,被赣州市工商局立案查处。当他收到该局的“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时,感触颇深。他说,我过去收到工商部门的处罚通知时,心里都会产生一种抗拒感,这次收到充满人情味的行政指导书,实在让人心服口服,我以后再也不犯这种错误了。
这是赣州工商局推进依法行政,创新工商监管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赣州市工商系统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变单纯执法管理为精细化、动态化、差异化管理和服务,变查、扣、罚为引、帮、劝,变行政监管为社会监管与行业自律于一体的社会化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全市个私经济快速发展。至今年7月底,全市个私工商户达30万户,1至7月,非公有经济上交税金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的69%。
赣州工商系统创新管理的做法和经验,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的高度评价。
让经营者充满激情
大余县的陈必鉴是一名残疾人,生活来源完全靠自己经营的家电维修部。去年7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突袭大余县城,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家电维修部浸泡在洪水中,陈必鉴伤心欲绝,把“账”算到政府头上,成了上访户。
大余县工商局主动担当起社会责任,派出专人帮扶队,与县残联、劳动就业、银行等部门沟通,迅速帮助陈必鉴兴办了祥子家电商场。目前,祥子家电商场已成为政府采购的优先供货商和“家电下乡”的定点经销商。“工商局真像是我的娘家人。”每念及此,陈必鉴总是感慨不已。
近年来,为激发群众创业创新的活力,赣州市工商局推出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拓宽市场主体投融资渠道、促进就业再就业等六个方面的26条新措施。为了帮助困难群众,他们对失地农民、下岗职工等从事个体创业的,一律建立市场主体信息“户情档案”,要求基层工商干部对其提供跟踪服务。据统计,全系统已帮助4370名困难群众创业。
他们还通过动产抵押、股权出质登记等措施,及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银行和各类市场主体牵线搭桥,帮助180多家中小企业融资64亿元。
让消费者拥有尊严
让消费者有尊严地消费,这是赣州市工商系统的庄严承诺!
赣州市工商局不断丰富12315内涵,把12315打造成融“维权、服务与监督”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品牌。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的“1+3”消费维权网,在县城和中心城区构建起消费维权“半小时服务圈”,实行多部门联动机制,确保接诉处诉工作的高效快捷。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工商系统共受理消费者申诉1528件、举报330件,办结成功率达9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70万元。
针对汽车售后服务纠纷日益增多的现象,市工商局在4S店最集中的赣州经济开发区,推行汽车消费维权绿色通道调解制度。有12个行业27家企业进入这个通道,及时调解纠纷300余起。
公用企业的消费投诉长期居高不下,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地位历来不对等。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市工商局全面推行行政约谈工作模式,对消费者申诉连续3个月居前列的公用企业,组织他们和消费者面对面座谈协商。今年5月,该局针对手机、电器、通信、网络等领域消费者申诉增加的现象,及时向涉及的16家企业发出了《行政约谈通知书》,约谈过后短短一个半月,消费者对企业的投诉率就整体下降了17个百分点。
让监管者彰显人性
食品安全监管一直是赣州工商放心不下的“软肋”,也是社会事故高发的薄弱环节。为探索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赣州市工商局不吝人力物力,研发了食品安全电子“监管通”系统,免费给食品经营批发户安装,实现了食品流通“源头可溯,去向可控,末端可查,责任可究”的目标,被群众誉为“食品安全的GPS”。
这是赣州市工商局从“单向约束”、“被动式管理”向“互动管理”和“主动式服务”的一个转变。为彰显人性执法,他们改变过去查、扣、罚的简单做法,全面实行行政执法、普法宣传和指导帮扶的有机统一,有效地增强了各类市场主体守法经营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该局推出的“首违不罚”,就是对个体工商户未将营业执照置于营业场所醒目位置、未在规定期限接受验照等24种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不进行处罚,而是督促整改。
人性执法、阳光执法、和谐执法……赣州市工商局不断创新执法理念,坚持“善”字待人,“德”字树人,“理”字服人,“和”字感人。全面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去年全市工商系统采取建议、辅导、提醒、规劝、示范、公示等方式,实施行政指导6916次。
丁天华 本报记者钟久蔚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