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杨小伟 邱有平 特约记者赖於艳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8日
“跳”好“标准舞”促产业优化升级
——石城县实施标准化战略纪实
□杨小伟 邱有平 特约记者赖於艳
日前,石城县木兰乡新河村农民陈小标卖完烟叶,高兴地说:“标准化生产就是好,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能卖到一个好价钱。”在石城县,有2万余户农户像陈小标一样,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走上了致富路。近年来,石城县通过实施该标准化体系建设,产品品质逐步改善,产品竞争力大大提高。
借助手段,调优产业结构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近年来,该县围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这一目标,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内整力量攻关,外聘专家助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该县质监局组织全县100多名技术人员攻关,并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姻结对编制了《石城县“紫石牌”烤烟综合标准体系》《石城县白莲种植标准体系》等产业标准,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鉴定。
为了让产业生产标准“落地开花”,该县建立了一支以县、乡、村三级网络为主体,联结种养大户的农业技术服务队伍,在烟叶、白莲、生猪、油茶、脐橙等产业发展中广泛推广标准化生产,用标准化体系规范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提升产业的档次和效益。“有了产业标准就是不一样,再也不用白天烦恼晚上忧虑了,我们干活更有底气、种植更有信心了!”石城县小松镇白莲种植大户温礼金笑呵呵地说。
提升标准,打造工业品牌
矿山机械产业,是石城县工业的支柱产业。为打造工业质量品牌,引导石城矿山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石城县质监局和县矿山机械协会共同编写制订了《矿山设备生产企业标准体系》,为保证矿山设备的产品质量、提高该县矿山设备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矿山设备上档次、创品牌、争一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标准化体系的实施,激活了石城的传统产业,迸发了新的活力。矿山机械产品的品种由单一的“6-S型”摇床发展到现在的30多个品种,品种丰富了,其产值、产量也比往年同期增长了25%。目前,矿山机械产品已占全国市场的近两成,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不少产品还走出国门,销往了俄罗斯、朝鲜、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石城县的矿山机械企业已有60多家,产量、产值比实施标准体系前增长25%以上。
完善体系,激活旅游产业
“赣州市第四届暨石城县第一届生态旅游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打响了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了石城旅游的影响力。旅游文化节的圆满成功,与《石城县赣江源旅游标准体系》是密不可分的。该体系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保证了可靠的服务质量。
石城县是赣江的源头,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为打造赣江源旅游品牌,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石城县质监部门主编了“石城县赣江源旅游标准体系”,并围绕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制定石城赣江源旅游地方标准,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大大激活旅游产业。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