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关注】
央行报告建议逐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发布报告称,应抓住时机逐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而不是一次性完全放松利率管制;应先允许部分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试行市场化定价,限制不达标金融机构的定价权。
外管局称下半年将加力打击“热钱”
刊登在外管局网站的新闻稿并称,下半年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把减缓银行结售汇顺差过快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加大对"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流入的打击力度。
发改委:食用油并无“限价令”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周四澄清,食用油属于市场调节价商品,由企业自主定价,并无"限价令"一说,更谈不上批准涨价申请。
风电审批正式纳入国家统一规划
权威人士透露,作为收紧地方风电项目审批的第一环,国家统一规划的第一批2600万千瓦项目开发计划已下发到各地,由国家能源局统一审批,并计划于2012年前完成。除此之外的地方审批项目,将不被列入统一并网规划,同时不再享受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
下周解禁213亿较本周缩水近6成 (标题新闻)
【海外动向】
日本当局单方干预汇市
日本当局周四在外汇市场抛售1万亿日圆(126亿美元),该国央行也决定放松货币政策,与此前采取类似措施的瑞士一道抗击本币的升值。但美国有官员表示美国没有支持日本干预汇市。
欧洲央行提供融资迫使银行间拆放款利率大跌
隔夜利率周四下跌而欧元银行间拆放款利率期货上涨,此前欧洲央行承诺将为欧元区银行系统提供新的流动性支持,帮助缓解金融市场持续加大的压力。分析师称应能在更长时期内维持货币市场的低利率。且欧洲央行继续维持关键利率不变。
美股录得两年来最差单日表现
美国股市周四暴跌,道琼工业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皆大跌逾4%,Nasdaq指数劲挫逾5%,因市场担忧美国再次陷入衰退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至意大利和西班牙。同时美国公债价格周四飙升,因对美国再陷衰退的担忧促使投资者逃离诸如股票等风险较高资产,买入美国公债避险。
俄罗斯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俄罗斯央行在会后声明中称,之所以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是因为该行认为粮食大丰收将使通货膨胀风险下降。
【多盈看市】
昨日A股继续保持于2680附近的震荡,盘中如我们前日分析所料出现针对2700下跳缺口的弱反弹,总体来说,依旧处于观望和无趋势状态。
消息面上,我们非常关注隔夜美股的大跌,可能不少投资者均会因看到美股出现如此巨幅500点大跌而错愕,甚至担忧今日A股将延续跟跌不跟涨的风格,同步出现破位大跌。我们认为美股的大跌主要是美元为了发债所引发的,和中国因货币紧缩格局引发的下跌本质不同,疲弱的美国经济数据是表象,实质是美国为了尽快推出QE3所采用的手法,我们关注到美国政府官员的说法:如果美国经济有进一步衰退的苗头,就必须推出再度的货币量化宽松来提振美国经济。而经济势头好,势必推出QE3将受到全球其他经济体的排斥,而同时股市上涨预期强烈将导致资金不会选择避险买入国债,昨日的美国债市大涨,资金纷纷购入美国公债恐怕是最好的解释了。
另外,我们看到包括英国、欧洲以及俄罗斯等重要经济体均保持利率不变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的利率变动出现时点,而央行报告建议逐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有意不大幅度提高名义利率而可能利用市场化定价提高实际利率,这对大银行构成将来的可能利好。最近数日汇市各央行纷纷出手干预,应对本币走强的风险,而欧洲甚至主动打压市场拆放利率,一切说明大家都得推出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说这与美国的需求保持了同步,不然,美国要释放货币而全球其他经济体大幅度收缩货币,美国在将来如何举债并寻找冤大头?当QE3的窗口已经越来越近的时候,早就提前于道指自2010年就开始下调的A股,应当是提前下跌,提前转折,而道指,不过是在还该还的市场债。
就A股而言,今日应在早盘出现剧烈低开,且资源类短期受压的趋势将非常明显,就指数而言,我们非常关注银行保险的走盘选择,中国平安、四大行已经提前下跌并充分释放了风险,今日如何表现,是继续破位还是峰回路转将决定今日A股的方向。由于宽松预期是无法逃脱的货币格局,今日的震荡甚至下跌有可能击出A股再次探底的重要低位,投资者应把握可能的剧烈震荡,以T+0的手法减少震荡冲击,但不应被外盘的超级阴线吓住了自己的手脚,如轻仓的投资者可选择指数靠近2630一带进行适度加仓考虑。
【券商晨会观点】
债务主题将深刻影响A股运行
周四沪深股市缩量震荡。上证综指盘中一度冲至2700点附近,但量能不济明显制约指数上行,弱势格局中技术压力作用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前期推动市场走稳的煤炭股、次新股表现一般,市场反弹的可持续性存疑。从短期来看,在7月经济数据未出台、外围市场仍不明朗之前,预计投资者心态仍然趋于谨慎,大盘上下的空间比较有限。
债务主题或取代通胀
从中期来看,我们认为A股的市场主线正在悄然变化。随着三季度国内通胀水平见顶回落,债务问题有望取代通胀主题,从而成为资本市场的新主题。一方面,债务问题是政策刺激的必然结果。发达经济体在次贷危机过程中受损严重,经历政策刺激之后首先表现为债务危机,下一阶段可能将被迫承受通胀压力。而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受次贷危机影响较轻,政策刺激的负面效应率先以通货膨胀来表现,但在政策被动收缩之下,后期债务问题将面临暴露。
另一方面,国内对地方债的担忧情绪上升。首先,从资金需求来看,2011年到2012年是国内地方债还本付息高峰期,需还本付息的比例达到41.7%。此外,未来几年国内水利建设、保障房建设以及教育支出的资金需求明显上升。而从资金来源来看,地产调控下土地出让金收入逐渐萎缩。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7524亿元,同比回落了5.5%。而且,近期银监会更是严控新增平台风险,明令禁止平台借款展期与贷新还旧,政策紧缩的势头未减。
我们认为,债务主题将深刻影响未来的A股市场运行。如果市场以通胀为主题,在通胀水平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后,政策将逐渐变紧,市场容易先涨后跌。自2010年7月至今,上证综指2319点以来的运行轨迹似乎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但如果下一阶段市场切换至债务主题,债务问题逐渐深化之后的政策将逐渐松动,市场容易先跌后涨。从市场下跌的传导路径来看,债务问题将导致地方投资陷入资金困境,从而抑制投资的增速,并对A股市场中的投资品带来冲击,大盘有望受到明显的调整压力。
关注减持对市场冲击
此外,债务问题也会影响A股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一方面,受持续的政策紧缩影响,中小企业开始陷入信贷困境,二级市场减持的规模明显上升;另一方面,受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制约,地方国资或将出现大规模减持潮。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我们担忧资本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有可能会被打破。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限售股解禁后的减持情况。据数据显示,2010年1月到7月,二级市场净减持的规模仅197亿元,而今年同期则上升至602.5亿元,大幅增长206%。一般而言,A股市场在上升过程中,净减持的规模会逐步增加,市场容易见顶后回落;而在下行过程中,净减持的规模会逐步减少,市场容易见底回升。
在现阶段,二级市场的减持更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一是8月上市公司的解禁数量大幅度上升,环比增加超过四成。如果市场净减持的规模继续上升,表明净减持并未见底,上证综指2650点难以成为中期市场底部。二是次新股近期表现出色,但部分强势股已接近3个月的解禁期。如果次新股因此而出现调整,A股市场整体风险将上升。如果次新股能够维持原有的强势,市场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中原证券 李俊)
【主力资金揭秘】
数据显示,周四沪深两市A股市场合计净流出资金约36.12亿元。846家上市公司获资金净流入,1298家上市公司为资金净流出。从资金流向金额来看,特大单净卖出13.66亿元,大单净卖出22.46亿元,中单净买入3.84亿元,小单净买入32.28亿元。
周四净流入资金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金瑞矿业8591.6882万元、五粮液6773.3089万元、维科精华6005.439万元、苏宁环球5783.4081万元、安徽水利5773.9768万元、冀中能源5731.0053万元、上海能源5007.5451万元、古越龙山4892.286万元、海螺水泥4635.3938万元、贵州茅台4401.9765万元。
净流出资金排名前十的个股为:TCL集团17722.6447万元、莱宝高科10817.7044万元、华发股份8217.5216万元、创兴资源8066.726万元、东阿阿胶8051.8475万元、美的电器8033.2845万元、锡业股份6898.8919万元、中集集团6789.3247万元、中兴通讯6645.5537万元、新疆城建6517.0289万元。(深圳智多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