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价值中国网 作者:李长安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4日
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从目前的情况看,西部地区的GDP增长速度正在超越东部地区。但从一些关键指标看,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并没有出现逆转,有些甚至仍在继续扩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除京、沪外,29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均超过全国9.6%的水平,其中西部省份经济大都出现快速发展,多个省份经济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
比如西藏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6.5%,与重庆并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天津。
而贵州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5.3%,位居全国第四,为该地区2001年以来最快增速。
其他如新疆、甘肃、陕西,分别取得上半年进口、出口、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的第一名。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东部大部分省份发展放慢。其中北京、上海的上半年经济增速分别只有8%、8.4%,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以上。
浙江、广东的经济增速分别为9.9%、10.2%,也比去年有所回落。
然而,事情远没有那么乐观。虽然一些绝对指标显示东西部的差距在缩小,但更为关键的相对指标却表明,西部与东部的差距依然不小,甚至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比如在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方面,2001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0%,到2008年就下降到82.2%,降幅达七个多百分点。2001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2%,但到2008年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9%。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也不尽如人意。2001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16.9%。而2008年却下降到16.7%。
必须引起高度警惕的是,西部地区的教育卫生事业绝大部分相对指标都显示出与全国水平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
比如西部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数占全国的比重,从2001年的24.3%下降到2008年的24%;高校毕业生数从21.4%下降到20.6%;卫生机构数从34.4%下降到32.4%,其中医院、卫生院的数量从38.4%下降到37.7%;卫生技术人员从25.3%下降到24.6%,其中医生数量从27.4 %下降到25.5%。
这就说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其实并不高。
中科院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经济增长质量较高的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等东部地区,而西部省份GDP质量排序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
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各地区2011年上半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八个预警等级为一级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就占了五席,节能形势最为严峻。
西部地区的GDP增长,比东部地区更依赖于大规模的投资驱动。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2%,高于东部地区22.3%的增幅。此外,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也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了不少份子。
由此可见,西部地区虽然暂时在GDP增长率上超过了东部地区,但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方面尤其表现不足,特别是在人均收入、第三产业发展以及教育卫生等提高人力资本的指标方面。
因此,西部地区要真正赶超东部地区,就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实现创新。
如今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已经展开,如果不在这些关键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方面加以高度重视,那么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就很难顺利实现。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