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杨小苹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1日
转型升级是“十二五”的主线,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双转型的任务异常艰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不仅离不开金融业的资金支持,而且必然要求金融业与之协同转型。作为银行业的监管部门,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监管新理念,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创新监管手段,在加快促进地方银行业实现自身发展方式战略转型的同时,科学引领银行业以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支持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助推实现经济和金融的“双转型”,成为当前急需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引领银行业加快战略转型是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支持和引导作用的现实需要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适当的信贷资金投入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作为银行业的监管部门,则应当以督促银行业调整信贷结构为抓手,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一是优化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引导银行业注重行业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合,真正做到在产业方向的选择上有保有压、扶优限劣。二是优化信贷业务的绩效目标,引导银行业将关注重点从信贷规模扩张转移到信贷业务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三是优化信贷业务的产品结构,引导银行业提高金融供给能力,满足海洋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的多样化信贷融资需求。四是优化信贷业务的区域结构,引导银行业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授信政策。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消费金融领域的协同发展。随着浙江富民强省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个人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不仅对金融部门提出了新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新兴消费热点的培育也亟待金融的有力推动。为此,银监部门应该着眼于需求结构调整的需要,引导银行业高度关注宏观消费格局的变化,鼓励其在积极拓展消费金融供给渠道的同时,结合消费热点,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和研发力度,通过开发贴近真实需求的多样化消费金融产品,进一步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满足理性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缓解需求结构的失衡。
(三)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需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十分突出,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也十分强烈。在此情况下,银监部门必须着力引导银行业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督促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微小信贷的可及性和覆盖面,重点关注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问题,重视弱势群体的金融可获得性,努力构建惠及更广大人群的民生金融体系。
引领银行业加快战略转型是助推银行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坚持走差异化的发展路线。战略对于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战略错了,管理理念和技术层面的任何努力,也只能带来南辕北辙的效果。当前银行业普遍存在发展战略过于笼统,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银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此,银监部门应该督促银行业在提升自身研判能力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方向和趋势,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协调的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各自的战略定位、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在业务、产品、客户、区域、服务等方面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开拓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继续完善公司治理,探索构建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公司治理是银行持续发展的基石,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推动银行自身经营结构和模式转型的必要条件。“十一五”期间,浙江辖内的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全省两级法人农信联社深化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在全国率先完成央行专项票据兑付,率先实现主要监管指标达标,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首家引入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民营资本的占比大幅提高。但是从“形似”到“神似”并非朝夕之功,诸多的深层次问题和缺陷仍有待妥善解决。“十二五”期间,银监部门应该督促其更加注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以“质量效益型”发展理念为指引,全面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重点探索建立与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与长期风险责任挂钩的合理考核激励机制,从制度上引导和规范管理者基于长期稳定的收益而非单纯规模扩张开展经营活动。
(三)加快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有效增强风险管控和风险抵御能力。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商业银行保持良好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银行安全性原则的必要体现。当前,银行业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以及风险管理文化缺失的问题,这不仅威胁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我国银行业运行的稳健性。因此,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银监部门应该督促银行始终坚持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全程、量化和立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打造高效的风险战略传导机制,形成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制度和文化,有效地增强风险管控和风险抵御能力。
(四)继续强化金融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创新是发展之源,是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实现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银行业应紧紧抓住这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把金融创新、战略转型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突破传统思维的路径依赖,在体制机制、制度管理、产品服务、组织架构、营销渠道及信息技术等领域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质效和自身竞争力。银监部门则要着重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推动金融创新,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最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领域中去,不断提高金融创新的有效性。
引领银行业加快战略转型是自觉推进有效银行监管的生动实践
(一)准确监管定位,积极增强银行监管与促进发展的契合度。经验表明,准确的监管定位和科学的行业引领,是切实推进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格局体系下,银监部门明晰有力的定位与引领对于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至关重要。实现行业引领的科学有效,高水平的宏观经济把握能力和预判能力是基础。为此,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们每年都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监管形势调研,主动与银行、企业、地方政府加强信息沟通,以科学准确的研判、灵活多样的手段和强力有效的监管引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根据调研的情况,我们认为目前形势下监管引领的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从自身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对经济发展的服务与渗透;二是引导银行发展从数量扩张转向更加注重功能集聚和能级提升;三是引导银行金融服务从以经济领域为主转向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并重。遵循这一思路,去年,我们组织开展了浙江银行业“发展质量年”活动,督促辖内银行业全面提升资产质量、资本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夯实发展的基础。今年,为巩固和提升活动成果,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历史机遇,我们又开展了浙江银行业“转型升级年”活动,编制了《浙江“十二五”银行业发展规划》,以建设“浙银品牌”为目标,围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努力加快推进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进一步提高银行业支持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能力。
(二)牢固树立宏观审慎监管理念,深刻认识支持经济发展与银行风险防范的关系。当前,宏观审慎监管已经成为各国监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转型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必然会对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带来新的挑战。因此,作为监管部门,当前既要千方百计地推动银行业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又要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防控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引发的风险。监管部门需要高度关注银行业在助推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内生性系统风险,通过强化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维护银行业的稳定。特别是在浙江,银行业分支机构众多,如何引导各类机构妥善处理好落实总行信贷政策与尊重地方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既积极加大对海洋经济、产业集聚区的信贷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又稳妥地退出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不具备转型升级条件和能力的落后产能企业,避免引发系统性退出风险,是未来一段时期我们需要妥善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寓监管于服务,着力增强银行业战略性转型内生动力。在此过程中,监管部门需要重点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战略性转型中的“四个关系”:首先是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的关系。转型的过程是“进”中的“调”,而不是“退”中的“优”,坚持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通过持续的发展、动态的调整来实现结构优化,不断推进总量的持续有效增长,才是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科学路径。其次是发挥传统优势与深化改革创新的关系。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是对现有发展方式、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革创新的推进不能与传统优势的发挥割裂开来,两者需要紧密结合。再次是理念引导和机制推动的关系。银行业转型升级的顺利实现不仅依赖于理念的引导,更需要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科学高效的机制体制设计,只有努力消除转型发展中的体制与机制障碍,才能化无形为有形,将先进的转型理念落到实处。最后是发展业务和加强管理的关系。无论在任何时候,良好的内控管理体系都是商业银行实现有质量、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商业银行在大力创新和发展业务的同时,需要始终坚持建设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使风险管理贯穿于经营决策、资本配置、产品定价、绩效考核等经营管理全过程。
(作者系浙江银监局局长)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