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任志强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8日
中国人习惯用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衡量市场,用孔孟之道的仁爱之心代替经济规律与法律,而经济学恰恰与孔孟之道相反,不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上,而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恶”上。于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产生了格格不入的对立!
当人们试图揭示中国经济运行的真相时,常常会在这种矛盾的对立之中无休止地争论,而对立的双方又常常并非在同一个问题上用同一种方式争论。这就像人们在手机段子中看到的逻辑上的扭曲一样。当人们试图用经济规律解释市场中的现象时,面对的是传统的道德观念的障碍。经济现象总被当成政治斗争,就像文革时期连穿衣吃饭都与阶级斗争挂钩一样。
确实在现实中,经济与道德是分不开的,任何经济活动中脱离了法律的约束就会出现道德问题,如贪污、腐败、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等。于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就有了无数的案例与理由用道德来指责市场经济中的不足,并试图从道德出发而制定政策。于是政策就背离了经济的运行规律,并制造出更多的寻租机会,让经济不再遵循其看不见的手的轨迹约束,而在看得见的手的规划指导下不断爆发出更多的道德丑闻,从而形成了以道德为基础的恶性循环,让本来最具道德优势的市场成了以寻租为基础的生存方式。
许多人都在试图求解房地产真相,许多人都在试图求解中国房地产的泡沫,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甚至于是否有泡沫都无法形成共识。正因为人们大多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让同样的分析数据给出了不同的结论,然后选择性地接受,让更多人一头雾水而失去了独立的思考。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