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作者:陈宁一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3日
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家具高端品牌代理公司达芬奇公司,部分产品非意大利制造,原料非名贵木材。钱小蹲 摄
如果不是《每周质量报告》引爆了达芬奇的“造假门”,人们至今还沉迷在这个天价“洋品牌”编造的奢侈谎言里。
一场戮力同心的达芬奇打假战正在全国打响,北上广等多地工商、海关发起针对达芬奇的立案调查。在北京,首例消费者诉达芬奇案已进入庭审阶段,在上海,多位消费者提出针对达芬奇的投诉和咨询。
金碧辉煌的画皮一层层揭开,这下面,是一家仅成立13年就已资产过亿,利润远超同行的企业。如果没有“造假门”,他们的近期目标,是准备上市,而不是忙于为自己辩白。
他们是如何走到了今天?用什么样的盈利模式?在过去的13年中,达芬奇为何能逃避所有监管畅行无阻?业内人士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提示,“达芬奇实际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发家史】
客户锁定有钱人、成功海归、使领馆
7月20日,上海延安西路,达芬奇家居专卖店。店内偶见人影,各种豪华家具却依然醒目。
这家风光无限的公司,在外界看来却显得神秘。
进中国:明确走高端路线
达芬奇家居的创始人是新加坡籍华人潘东尼和他的妻子潘庄秀华,潘东尼1994年在新加坡以达芬奇家居的名义开设了第一家店铺,与此同时,达芬奇集团建立。
1998年,达芬奇在中国内地的首家门店在上海开张营业,潘庄秀华称,“不管这个店能不能赚钱,只是希望让去世的祖母,在世的爸爸妈妈看到他的女儿,能够在中国开店。希望全世界为中国骄傲。”
其实,初到中国,达芬奇目的就非常明确。一位家具业内人士参加了达芬奇第一家店的开业仪式。他回忆,达芬奇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客户只针对三种人:有钱人、成功海归人士、外国使领馆,走高端路线。当时还捐助了80万设计基金给上海一所重点大学。
工商资料显示,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达芬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于2000年在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建立。注册资本30万美元。“注册资本当时折合人民币也就200多万,是个很小的公司。”一位律师称。
发展:跟国际奢侈品牌绑定
达芬奇的发展颇具特色。知情人士称,达芬奇总是将自己品牌跟代理的那些国际奢侈品牌紧紧捆绑在一起。他们经常办家居展会,多为虹桥、古北等外国人聚集的地方。“办一次展会没有千万下不来。如此大手笔的家居代理商国内没几个。”
达芬奇还会经常邀请一些顶级奢侈品牌创始人访问中国。一次,他们邀请了意大利Cerruti1881创始人Nino Cerruti。
Nino Cerruti称,“在推广这个品牌的时候,希望有一家能够把握住中国高端家居市场动向的公司来做推广。当我了解到达芬奇在家居行业的地位后,毅然决定与达芬奇合作。”
“这正是达芬奇公司的诀窍,这个品牌开始并没多大价值,因为与众多奢侈品牌捆绑在一起,才逐渐打出名气。”这位知情人称,“2000年时,中国人对家具并无太多概念。达芬奇当时的经营模式比较特别。抛弃了进驻卖场的形式,单独开店。这在当时非常少见。”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