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犹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凌天明 龙永健 毛同晖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0日
黄埠镇返乡创业人士廖太祺的万亩高效油茶基地绿意盎然 记者毛同晖摄
近日,2011年江西省大众茶评比结果揭晓,上犹县峻峰茶场、五指峰云雾茶场、五指峰忠誉有机茶公司参评的四个样品获得“两金”、“两银”的骄人成绩。这也是该县立足发展“两茶一苗”农业主导产业结出的丰硕成果。
今年来,上犹县立足县域实际,确立“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主战略,并将茶叶、油茶、桂花苗木作为“两茶一苗”生态农业主导产业。今年以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000多万元,现已发展茶园面积5.5万亩,油茶林面积32万亩,桂花苗木近2万亩,带动4.6万农户加入到“两茶一苗”绿色产业建设中。
做大做强茶产业,上犹县既注重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升。积极引导犹江绿月、高峰茶场、陶氏茶叶、忠誉有机茶等4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完成了有机茶叶基地的转换工作。同时“上犹绿茶”地理商标注册申报工作已完成。“梅岭”和“犹江绿月”等“上犹绿茶”品牌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江西馆名优产品展,并被评为“赣南三宝”之一。为使茶农增收,该县大力推广使用无公害农药和由中国茶科所研制的茶树专用肥,以达到无公害标准。逐年淘汰采摘迟、产量低、效益差的茶叶老品种,引进了“龙井43”、“乌牛早”等茶叶新品种,组织基地化生产,建设专业植保队伍,不仅提高了茶叶产量,也大幅度提升了产品质量。据了解,上犹县各乡村茶厂2011年的春茶尚未上市,就已“靓女先嫁”,上海、广东、福建等地的茶叶客商发来的订单同比增长近三成。
在油茶产业建设方面,上犹县按照每年3万亩的速度发展新油茶林,同时对全县现有的老油茶林进行低改,现在全县油茶林面积达到32万亩。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步伐,该县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并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油茶基地开发,推行“五统一分”(统一流转、开发、供苗、种植、技术和分户管理)开发模式促进油茶基地建设。坚持每年整合林业、农业、扶贫、水保等涉农资金500万元以上设立油茶产业发展基金,对油茶龙头企业造林贷款给予贴息,向油茶生产经营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切实落实油茶产业发展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为了提高油茶产品附加值,上犹县引进了宝生园食品、强旺茶油、华龙科技等3家油茶深加工企业。并通过举办“江西(上犹)油茶产业学术沙龙”活动提高该县油茶知名度。为了打造好上犹油茶品牌,现正在有条不紊的对“上犹茶油”进行地理商标的注册申报工作。
着眼保护生态促发展,大力培育绿色经济,上犹县做活桂花产业文章。今年来,该县重点打造了社溪沙段桂花苗木基地、犹梅线苗林一体化造林基地、梅水白水寨桂花园苗木基地。为扶持壮大桂花产业,我县大力实施林苗一体化绿化工程,每年安排专款购买桂花树等苗木免费赠送给农民,在房前屋后和茶叶、油茶基地广泛种植。如今,随着桂花苗木销售市场的日益火爆,农民种植桂花树的劲头更足,全县有1万余户农民加入了种植队伍,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月月桂、日香桂、金桂等种类一应俱全,绿色桂花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今年初,上犹县陡水茶坑、黄埠大围、社溪沙段等3个基地的桂花苗木“抱团”销往广东,总价值达300余万元。同时,到该县乡村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赏桂花景、体验农事、客家茶艺、民俗风情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今年上半年,全县乡村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6.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10万元。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