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货币调控效果显现 社会融资“合理”减少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丹丹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6日

  央行于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847亿元,货币调控效果显现。

  此前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同物价、GDP、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相关性,要好于人民币贷款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尤其是物价,社会融资总量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关联度为0.65,而人民币贷款与CPI的关联度仅为0.54。因此,用社会融资规模代替人民币贷款作为货币调控的中间变量,有其合理性。

  具体来看,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4497亿元。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3.7%,同比低3.2个百分点;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361亿元,同比多增1179亿元;委托贷款增加7028亿元,同比多增3829亿元;信托贷款增加913亿元,同比少增5102亿元;央行承兑汇票增加1.33万亿元,同比少增44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6588亿元,同比多9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677亿元,同比多274亿元。

  盛松成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人民币贷款的占比继续下降,说明融资结构呈现多元发展局面;同时,从总体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并没有减少,还是保持了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持,满足了经济平稳发展的需要。

  业内分析人士也表示,上半年融资规模降低,说明营造抑制通胀的货币环境效果显著;同时相对于人民币贷款,其减少的数额并不多,说明金融还是保持了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持,基本符合温家宝总理所说“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下一阶段,稳定物价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继续做好社会融资总量管理,预计全年目标在14万亿元左右。

  据悉,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它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的资金总量。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以及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还包括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也包括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