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作者:杜宇、王宇、何雨欣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5日
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 题:打开保障房建设的三个问号
新华社记者杜宇、王宇、何雨欣
时至年中,保障房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全面提速的支点何在?多重挑战是否影响建设脚步?未来政策将在哪些领域发力?……这些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全面提速的支点何在?
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新开工超过500万套,超过全年目标任务的50%。
目前,我国保障房建设正在以加速度的姿态跨越式发展。是什么力量支撑保障房全面提速的步伐?
是坚定不移推进保障房建设的决心。今年“五一”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考察时强调,保障性住房建设要讲规模、讲质量、讲配套,这是百年大计。
让老百姓住有所居,这不仅是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如山的责任。这些重要的讲话,表明了态度,重申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是持续发力的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不断提高用于保障房的支出,2011年安排支出1030亿元,同比增长34.7%;同时要求确保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收益按规定用于保障房建设。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些地方省级财政按照中央补助标准1:1地安排补助资金,一些地方提高土地出让净收益的比例,还有一些地方积极引入社会资金用于保障房建设。
是土地供应的有力保障。中央政府要求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单列保障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部分地方政府的国土资源部门开辟了保障房审批“绿色通道”。
是体制机制的推陈出新。目前,不仅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包括全国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都已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以推进保障房项目的顺利展开及完成。
随着保障房开工、竣工套数不断增加,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将实现自己的安居梦。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