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张敬波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5日
在日前举行的宣城市“送金融知识下乡”暨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青年创业代表、绩溪县双江源种植合作社绿色蔬菜基地负责人汪忠元告诉记者,是“小额贷”让他创业有成,四年来他投资240多万元建了200多亩钢架蔬菜大棚,成为宣城目前最大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汪忠元创业成功的例子,只是宣城市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扶持计划的一个缩影。
记者7月11日从共青团宣城市委了解到,2009年以来,他们和当地银监系统、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通力协作,围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主题,大力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扶持计划,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青年创业增收
“坚持服务‘三农’宗旨,把小额贷款业务作为长期核心业务,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有效地解决农村创业青年‘贷款难’问题,加速农民增收致富。”邮储银行绩溪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行今年共发放小额贷款300多笔、金额1800多万元。
据了解,宣城市建立健全组织网络,领导小组和相关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努力拓宽农村青年创业融资渠道。去年以来,团市委与农行宣城分行、省联社宣城办事处、邮政储蓄银行宣城分行3家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1.5亿元信贷协议。截至目前,实际发放贷款1.48亿元,扶持青年创业2674人。
宣城市还通过 “公司+青年”、“公司+中介组织+青年”、“公司+专业市场+青年”等信贷模式,探索发展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让更多的创业者从中受益。宁国农合行累计发放“公司+青年”贷款2800万元,发展养殖农户300余户。郎溪团县委与县担保中心、财政局联合开展 “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规定只要有2个全额财政供给人员担保即可,有效解决了创业青年贷款担保难问题。据介绍,该市发放的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无一笔不良贷款,切实做到摸得清、推得优、贷得快、还得了。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