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易宪容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5日
当前市场上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硬着陆”争论很大。在不少国外媒体看来,由于中国房地产泡沫过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过高及通货膨胀高企,政府一定会采取过度收缩的政策,致使中国经济泡沫破灭而让经济硬着陆。而国内多数人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因为过高的通胀有望在7月之后见顶,过度紧缩的信贷政策将会逐渐放松,国内经济又会回到平稳增长的轨道上。
其实,当前中国的经济形态,既非成熟的市场经济,也不是纯粹的计划经济,而是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市场经济。用“经济硬着陆”来解释未来中国经济走势,既然前提条件不同,得出结论一定是似是而非的。还有,当前中国经济之结果,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政府过度宽松的信贷政策所致,完全是一种非常时期的特殊产物。无论是信贷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的调整,只是让那种非常时期的特殊政策回归常态,而不是经济政策全面收紧。因此,用“经济硬着陆”来解释这种政策的调整,可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笔者以为,研判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只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当前中国经济最大风险是什么?笔者以为,是整个经济的“房地产化”或经济发展的“房地产依赖症”。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增长,但中国经济也踏上了经济完全“房地产化”的道路。从2003年开始,无论是房地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房地产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无不显示“房地产”在整个宏观经济中巨大的工具作用。尤其在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国际经济的风云突变而采取了过度扶持房地产的政策。即使当前政府认为房地产市场需要调整,但把经济增长重心放在房地产增长上(大造保障性住房)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