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潘晟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5日
近日,东方汇理银行发布了题为《2011年下半年亚洲展望及策略:穿越乌云见彩霞》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一直被层层乌云所笼罩,不过到了下半年,将走出暴风雨。
G3走出“暂时性疲软”报告指出,虽然上半年G3国家面临一系列困境,但全球的疲软只是暂时性的,而市场的担忧也有望在下半年烟消云散。能源价格回落和日本供应链改善,将在2011年下半年助力增长,并有助于防止经济活跃度进一步放缓。201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阻力将会减少。
东方汇理银行预计,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将有助于扭转上半年能源价格上涨对消费的负面影响;美国就业市场将在坎坷中进一步复苏;资本支出也将继续保持良好步伐。因此美国经济增长率将在2011年下半年升高至大约3%,但任何提高债务上限的方案都可能导致财政过度紧缩,进而给增长带来风险。而欧洲方面,虽然外围国家水深火热,但以德国为首的北部欧洲表现出惊人的韧性,有望继续引领欧洲经济发展。总体而言,预计欧元区2011年GDP增长率将为2%,并将在2012年降至1.6%。而日本经济则有望在下半年呈现出V字型复苏的态势,预计2011年日本GDP将下降0.7%,但2012年将增长2.9%。
利率方面,美联储和日本银行将与欧洲中央银行背道而驰。美联储和日本银行将继续保持审慎态度,在下半年将不会加息。而欧洲央行则要维护其抗通胀的信誉,因此即使牺牲经济增长,其也可能在下半年继续加息,预计再融资利率将在年底达到1.75%。
亚洲:稍有放缓报告指出,亚洲新兴国家的
GDP增长正在逐步放缓,但步伐依然相对较快。由于不断加速的私人消费仅仅部分抵消了资本投资放缓的影响,预计第3季度,亚洲经济同比增长将略低于8%,这是六个季度中最弱的一个。东方汇理银行预计,2011年和2012年,亚洲新兴国家的GDP年增长率将分别为7.8%和7.9%,低于2010年的9.2%,但仍然高于十年平均,也大大高于全球任何其他地区的增长率。
有两大关键因素支撑其对亚洲经济前景的乐观态度。一方面,占亚洲新兴市场GDP大约70%的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支撑整个地区稳定表现的基石。另一方面,亚洲的增长动力正日益从出口转向内需,使其受外部经济潜在放缓影响的程度降低。就业稳步上升将持续促进消费,而投资预计也将相对较快上升。但是,在货币政策从紧、财政紧缩、货币不断升值、存货周期趋于结束,及资本支出出现一定减速等因素作用下,与2010年相比,小幅减速将不可避免。
通胀方面,由于内需带动的强劲增长常常触发通胀,尤其是考虑到在亚洲的消费价格指数CPI篮子中,通胀幅度最大的成分权重相对更高。例如,食品和居住成本分别占篮子的三分之一和大约四分之一。预计通胀将在第3季度才会见顶,并预计中国全年CPI可能达到5.2%。
货币政策方面,鉴于通胀压力,亚洲新兴国家央行不得不作出应对,不过,考虑到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以及价格压力出现一定放缓的预期,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空间有限。预计第3季度以后,大部分亚洲经济体当前的紧缩周期将会暂时告一段落,而中国央行可能不会再需要加息,但可能再度上调2-3次存款准备金率。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