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4日
新华网江西频道7月14日电 2009年11月科技部授予新余市"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后,新余始终坚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举全市之力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已形成了光伏、动力与储能电池、节能减排设备制造、风电四大新能源产业板块,共注册新能源企业70余家,投产企业22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在建项目27个,总投资720余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2010年,新余新能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20亿元,其中赛维LDK公司已达到200亿元。
光伏产业发展一路领跑
投产企业20家,在建光伏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645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251亿元。硅片产能已达3000兆瓦,高纯度硅料1.1万吨,太阳能电池片1095兆瓦,组件250兆瓦,基本形成了硅料--铸锭--硅片--电池--组件--太阳能应用产品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其它新能源产业发展强势崛起。全市锂产品种类有40多个,涵盖了动力与储能电池生产的多个环节。以碳酸锂为主的锂盐产能已达到1万吨,占全国总产能近3 0%。江锂新材料公司已形成年产5000吨锂盐的生产规模;赣锋锂业2010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江西华电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螺杆膨胀动力机,是世界上综合利用低品质热能的首创技术。力德风电是一家从事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生产的专业厂家,已与国内最大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成套设备供应商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一期5 0 0台(套)永磁风力发电机项目2010年底全面投产。全市已有新材料企业8家,锂材料、镍材料、石英陶瓷坩埚等技术在国内乃至世界具有比较优势。
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大支撑
近几年来,新余启动了科技创新"543211"工程,申报建立了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螺杆膨胀动力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光伏基础材料及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成立了开昂新能源研究所,新余学院组建了新余市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赛维公司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力德公司设立了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研究中心力德风电研究所,江西中材太阳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组建了新余市石英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一体化深入推进。先后与中国工程院、上海交大、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南昌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推动中国工程院在新余设立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个院士工作站,中南大学在新余设立中南大学新余独立学院。启动人才引进培养"十百千万"工程, 2010年共引进博士51名、硕士189名,通过聘请政府科技顾问、项目合作等形式,柔性引进了9名院士、4名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经验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和中组部的推广,并在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
新能源示范应用取得新进展
新余被列为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余高新区被授予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建成了一批太阳能示范性小区、示范性道路、示范性小型太阳能电站。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新余高新区以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坚持科技强区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业已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科技创新的先导、劳动就业的基地和全省最具发展实力、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工业园区之一。今年1~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11.3亿元,同比增长58.2%;完成工业增加值86.48亿元,同比增长31.5%;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56亿元,同比增长47.37%;实现利税总额32.1亿元,同比增长76.2%。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209.6%,其中以江西赛维LDK公司为龙头的一批新能源企业财税贡献比达到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