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中村寻傩 寻访赣南“非遗”传承人系列之郭显椿

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3日

    宁都县黄石镇中村傩戏,是赣南仅存的一项傩舞,被艺术界称为“戏曲活化石”,也被史学界称为“客家民俗文化活化石”,这是一项省级“非遗”传统戏剧类曲目,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原生态艺术。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7月,我们一行走进神秘的中村,走近它的传承人郭显椿,零距离解读它深厚的客家人文内涵。

中村寻傩

□ 郭军民 彭灏 特约记者许万里 文/图

郭显椿在表演。

傩戏表演。

  走进中村,我们发现,这个赣南傩戏的发祥地,是一个凝聚山的灵秀和水的动感的客家小村庄,它位于黄石镇寨脑山西南,地处琴江、梅江合流所形成的三角中心地带。据陪同采访的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介绍,古时水运发达,这里是古中原通往东越的咽喉之地,而且曾作为古宁都州城的范围所在地,中村有过辉煌的历史。据《汾阳璜村郭氏十修族谱》载,至今还传承着傩戏的郭姓,是明洪武年间迁此建村的,傩戏也是这一时期随着客家先民南迁至宁都,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村中最大的人文景观是福主庙,当地村民也把它叫做傩神庙。这是一座由上下两厅组成的像庙宇一样的建筑,上厅正面为神龛,左右为两间小厢房,专供游傩时放置面具之用;下厅分上下两层,供观傩村民之用,里面可容纳百十人看戏。像这种建设风格的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因为这座庙是专门为客家傩建造的。在庙中,我们找到了它的传承人郭显椿。

  郭显椿老人年逾七旬,却依然耳聪目明、红光满面,唱起傩戏来唱腔响亮,唱词、舞步已达炉火纯青。他常住中村傩庙,从13岁开始学习傩戏,祖辈传到他这一代时已属第四十三代。

  “历史悠悠传佳话,商周出了姜子牙,今起直钩来垂钓,专心致志谋计划……”虽然我们没碰上傩戏的“表演季”,但老人还是召集起中村傩戏剧团的徒弟们,会同热情的村民,现场为我们表演起传统曲目《太公钓鱼》:唢呐声、锣鼓声、唱词声、喝彩声、土铳声、鞭炮声,让人置身于一种客家节日的浓厚氛围;或红或绿的戏服、或慈善或狰狞的面具、或原始或优美的“踏罡”“踩灵”等步伐,给人更多的是一种原生态的艺术冲击。

  中村傩戏剧团团长郭承煊告诉我们,为了演傩戏,老人这辈子付出很多,亲人不理解,说他不务正业,村民对他敬而远之,因为他们只看到傩戏中封建传统的一面,没有看到它包含客家人文内涵的一面。“今天后人有内容可学,完全得益于他当年的文字整理,如果像老一辈一样仅靠口授心记,这门艺术早就失传了。”郭承煊说。2006年,郭显椿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宁都中村傩戏传承人,政府按月给传承人郭显椿和学员发工资,这更激发了他对傩戏的传承激情,他不顾年迈,带头组建起中村傩戏剧团,使中村傩戏的传承发扬终于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五年来,学艺的徒弟走了一批又一批,五年间他累计收徒300多人;郭显椿带着他的傩戏表演队先后参加了南昌(国际)傩文化艺术节、赣州旅游文化节、宁都翠微之春艺术节的表演,受到了客家人的空前关注。如今,以前受人冷落的傩戏成了村民眼中的“香饽饽”。

  采访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中村傩戏源自古代迎神庙会,是人们驱邪祈神的一种民俗活动,其每年正月、九月的表演场面十分热闹。傩戏各具形态的面具原有104个,现保留下来34个,表演的道具却很简单,仅有令箭、扇子、法印等10种,表演的节目有《赖公射月》《王卯醉酒》《判官点笔》等6个,每换一个节目,表演者就要换戴一副面具。在傩庙表演结束后,表演队抬着“华光福主”,头戴面具敲锣打鼓地到各个村落巡游一圈。村里人早已提着装满了香烛、鸡鸭、白米的竹篮站在门口等候。福主一到就鸣炮迎接,有的还会请傩戏班到家里热闹一番,其隆重的气氛胜过了春节。

  “宁都是‘中国客家民俗之乡’,新一届县委提出了打造‘人文宁都’的目标,而中村傩戏以其深厚的客家文化内涵,连起了广泛遥远的客家情结,是客家人为振兴宁都民俗文化产业共同出力的一个精神纽带,我们一定要传承好、保护好它!”宁都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瑞华表示。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郭军民 彭灏 特约记者许万里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