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6日
担保变相
根据刘女士提供的联系方式,本报记者拨通了给刘女士提供理财服务的那家担保公司,公司工作人员说,这是公司最新推出的一项理财业务,月息1%,年收益率在10%到12%,当记者表示如何投资这款理财产品的时候,工作人员表示,购买的最低门槛是3万,如果资金大具体收益可以再议,同时该工作人员一再表示,“低门槛、高回报、不用操心的无风险轻松理财”。
西安某担保公司的管理人员邓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月息1%,年收益率在10%到12%,这样的收益还不是很高,在西安市场上月息1.5%,年收益率在18%的都很多。”
在西安某担保公司的宣传单上,标注着一项理财业务,月息1.5%,年收益率在18%以上,具体收益按客户具体情况可以再议。
按照目前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仅3.25%,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能达到5%回报率,但有投资门槛。而担保公司推出的高收益产品的确能吸引投资者的眼球。
担保公司最基本的赢利点在于对贷款企业进行担保,以便帮助企业通过银行授信获取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担保公司从中收取佣金获利。那么为什么如此多的担保公司向客户兜售起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呢?
“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的逐步趋紧,市场流动性偏紧,使得不少担保公司开始铤而走险,以高回报理财的名义变相吸收存款,再将资金以更高的利息贷出,赚取高额息差。”邓先生向记者表示。
此外,担保公司变相揽存的手段不光是以高回报的理财产品来诱惑投资者,低成本地从银行拿钱也是担保公司揽储的重要手段。
邓先生介绍说,“部分担保公司会与一些有实力、资信好的企业合作,这些企业是银行的长期客户,让他们去银行借款,银行利率最多上浮到年息8%左右。担保公司给这些企业每月2分利,年息24%,除去还给银行的利息,他们还坐收16%的净利。”
另外,强制扣除客户的保证金也截留了不少资金。由于担保公司向企业提供担保业务前需在银行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这就冻结了担保公司的流动资金。而担保公司把保证金直接扣除在客户头上,等于截留了这笔保证金。
违规风险加大
此前,担保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担保费。一般的经营模式是,担保公司缴纳保证金给银行,银行根据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业务规模、信誉等给予一定倍数的放贷资金额度。而目前,在资本逐利的特性下,有些担保公司开始疏远担保业务,而更热衷于高息揽储和高利贷业务。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