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6日
编者按 近日,全国首个“旅游保险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不断强化游客和旅游企业的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推动保险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旅游业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必须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和风险管理体系,而作为转移和化解旅游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旅游保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2009年,在中国保监会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旅游局推动实施了“旅行社责任保险全国统保示范项目”,成为国内各行业中率先实行全国统保的行业性责任保险,也是目前推动和运行最好的行业责任保险,初步解决了旅游行业在责任险方面索赔难、理赔慢等痼疾。经过一年半的运行,已经有1.2万多家旅行社参保,覆盖全国近60%的旅行社,累计为4亿人次以上的游客提供了保障,3300多家旅行社出险后受益。
尽管如此,目前一些制约旅游保险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如何理顺旅游保险相关利益方的关系,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是有关各方关注的重点。为此,《保险周刊》特别策划推出本期旅游保险专题,敬请读者关注。
7月3日下午,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旅行社内,市民黄先生打算带上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到台湾玩。记者注意到,黄先生仔细询问了行程安排和相关费用,当记者向其建议购买旅游意外伤害险时,他表示,旅行社有责任险,而且行程中也未涉及危险活动,因此不打算再购买其他保险。眼下,中高考刚刚结束,一年一波的考生外出旅游高峰也随之来临,记者在随机采访时发现,多数市民出游前只是关心旅游线路是否适合自己,主动咨询旅游保险的人并不多。然而,咨询的市民不多并非因为不关心自身的安全问题,当记者简单介绍旅行保险的种类后,多数市民表示,并不知道旅游保险包含这么多种类。
日前,由中国保监会和国家旅游局联合组织开展的首个全国范围内的“旅游保险宣传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正是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不断强化游客和旅游企业的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推动保险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大市场带来高风险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消费意识不断增强,中国旅游业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稳步快速发展。201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同比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达57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4%;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出境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根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和亚洲最大的入境旅游市场。
然而,伴随着旅游的并非只有轻松快乐。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1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称,旅游业属于风险较高的行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出行人数的激增,旅游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上升。据统计,2006~2009年,共发生涉旅突发事件211起,造成540多人死亡、1650多人受伤。2010年,发生涉旅突发事件38起,造成111人死亡、340人受伤。其中,伊春空难、香港游客被劫以及东部华侨城安全事件等,使旅游安全和旅游保险更受关注。
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保险来化解风险。通过旅游保险,旅行社及其他旅游相关经营企业可以转移其经营当中的风险,维持稳定经营。旅游保险通过有效化解旅游安全风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旅游业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环境。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旅游保险严重落后于旅游业发展。据了解,我国旅游保险投保率并不理想。
多误解产生低投保
旅游保险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安全阀”,为何在保险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没有取得突破性发展呢?投保人热情不高是其中显而易见的原因。
一项调查显示,近70%的消费者并不了解旅游保险,而且人们普遍认为,没有必要购买旅游保险。从2008年多起事故的理赔情况分析,游客自身投保旅游意外险的意识也比较薄弱。除旅行社为游客统一购买后赠送的团体旅游意外险之外,自行购买意外险的游客屈指可数,其中投保具有国际救援保障责任险种的人数更少。即便意外险保费低廉,消费者仍然会忽视购买。
不过,记者在旅行社随机采访时发现,很多准备出行的市民不选择旅行保险,并非认识不到旅途中潜在的风险,也愿意通过保险来分散风险,但是保险知识的缺乏使他们对旅游保险存在多方面的误解。
许多准备出行的市民误将旅行社责任险当做旅游意外保险。事实上,旅行社责任险是国家要求旅行社必须上的保险,负责的是旅行社在经营中由于旅行社的责任应当承担的、对其游客的赔偿责任,包括人身赔偿和财产赔偿。其重点在于“旅行社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是旅行社,也就是说,旅行社交钱,旅行社领赔款。
另外,由于目前保险产品种类较多,人们对旅游保险和其他保险存在一定的误解。随着这几年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市场上产品种类飞速增加,由于许多产品的名称、条款等内容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一些投保人在购买旅游保险时以为自己已经购买了相似产品,从而放弃了购买旅游保险。比较常见的如旅行社责任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人寿保险等都可能和旅游保险产生混淆。
据记者了解,如今市场上卖得最多的是旅游安全人身保险,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有此项业务。旅游安全人身保险包括四个部分:第一是意外伤害保险;第二是旅游期间突发疾病保险;第三是被保险人随身携带价值超过200元以上的行李物品因丢失、损坏、被盗、被抢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保险;第四是因过失形成的第三者责任险,以上四部分几乎包含了旅游出行中所有可能遇到的风险。
低成本难引大热情
除了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保险公司不积极也是影响旅游保险发展的原因之一。某寿险公司营销部经理就曾坦言:“旅游意外险难以推行主要原因有两个——旅游者的侥幸心理和保险公司的微薄利润。”《201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称,旅游保险尤其是旅游责任险对游客来说是一种高保障、低消费的保险,但对保险公司来说却是一份小保险。与寿险和财险相比,旅游险是一项成本高、利润低的产品。保险企业卖一份旅游意外险的收入仅为几十元,而推销出一份长期寿险保单的收入是几千元,相当于卖了上百份旅游险的保费收入。这种悬殊的差距显然难以激起保险公司的积极性。
另外,旅游保险涉及面广,游客面临的风险包含行李损失、人身意外伤害、突发疾病、航班延误和取消、购物受骗、景点关闭等。但是因为针对一些旅游风险制定的保险产品的收益不高,目前我国的旅游保险的保障内容基本上都是只包含行李损失和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伤残和医疗费用支出,其他险种比较少见。保费低、保险产品少、投保人数不多,使得保险公司对旅游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而且旅游保险售后服务成本较高。由于游客的流动性很高,可能在一个地方投保在另一个地方出险,这就对保险公司的核保定损和理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承保公司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这又使本来就便宜的旅游保险的成本提高。
如何理顺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及其相互关系?有专家建议,在旅游保险体系中,旅游者是最终的被服务者,也是其他利益主体服务的对象。保险机构与旅游提供商则是合作关系,而行政管理部门则是通过制定政策及法规来支持并制约保险机构和旅游提供商。旅游保险的运行机制应该是“政府立法,行政指导,企业合作,市场运作”,从而建立科学的旅游保险机制。
相关链接
旅游保险理赔案例
意外事故类案例 2010年6月22日,一名游客在成都旅游时被猴子扑到,脚扭伤,后到成都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为软组织严重受伤,医药、护理等费用近5000元。保险公司承担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及经医师证明的营养费等,赔付金额为4249.28元。
交通事故类案例 2011年3月27日,某旅行社游客被摩托车撞倒,下巴受伤,给游客治疗耽误了半天行程,估计损失约4000元。保险公司承担医疗费以及半天的食宿费,赔付金额为3492.90元。
财产损失类案例 2010年7月7日,某旅行社一名游客行李物品丢失,行李箱内有衣服和一部相机,游客提供了相机购买发票,发票显示购买时间为2010年6月30日,金额2100元,据时间可推断相机全新,没有折旧费用,扣除200元免赔额,保险公司赔付1900元。
有责延误类案例 2011年2月17日,某旅行社因为时间安排紧张、车辆途中故障,造成10名游客误机,产生损失5000元左右。保险承担机票损失、交通、食宿费,因旅行社未能提供食宿费发票,最终保险赔付金额为3980元。
旅行社过失类案例 2010年9月30日,某旅行社因出错火车票,全团滞留厦门,未能登上火车,全团17名游客、1个导游,保险公司承担火车票费用7225元。
旅行取消损失案例 2011年3月14日,某旅行社收到旅游局通知取消前往日本的旅游团,17名游客原定3月14日从上海乘坐游轮到日本的旅行取消,保险公司承担交通、住宿退订扣除的费用6323.8元。
旅程延误案例 2010年12月30日,11级台风致使普陀山开往各个港口的航班停航,造成2名游客从舟山普陀山到厦门航班延误2天,保险公司承担因延误而产生的交通、食宿费共计1500元。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