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银保合作 突破外贸企业融资瓶颈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王小平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6日

    编者按

    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出口企业反而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专家认为,这源自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增加、融资难度加大、汇率风险加剧等因素,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性风险水平上升,国际信贷市场收缩,贸易融资难度加大。

    出口信用保险银保合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信用贷款”的引入,使出口企业摆脱了因为抵押、担保能力不足而无法获得银行融资的尴尬局面,为其扩大出口规模、提高竞争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实践表明,将出口商的国外应收账款与出口信用保险相结合,可以使应收账款成为安全性和流动性都比较高的资产,成为银行融资的一个良好的“抵押品”,较好地突破了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市场期待,更多银保合作模式的新探索,将助推“中国制造”稳步走出海外并健康发展。

    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国内某化工生产企业的高管却愁眉不展。

    该企业对欧美国家的年出口额达4500万美元,但客户要求采用赊账(放账时间为30~90天)的支付方式。这既存在风险,又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紧张。

    随着经营的深入,客户在增加订单的同时,又不断提出延长信用期限的要求。

    面对增加的订单,企业进退两难:一方面是生产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企业资金被买家大量占用,无力投资扩建。而这家企业所有固定资产已经抵押,银行担心买家风险而不敢贷款给企业。

    此时,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的参与,让企业看到了前景的光明。中国信保帮助企业对买家进行前期资信调查,与银行共同设计融资方案,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同时企业节约下来的资金(约3000万元人民币)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扩大了生产规模。2010年,该企业投资建设了新厂区,全年出口达到6000万美元,增长33%。

    截至目前,中国信保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投资保险、担保等领域均已开展了与银行的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品种的业务合作格局。从公司成立到2011年一季度末,累计合作银行达140家,为出口企业解决逾82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融通问题。受益企业累计数千家,既包括像五矿、华为这样的大企业,也包括许多极具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

    正因为如此,中国信保的银保合作不仅得到企业、银行的首肯,更被国务院、银监会相关部门所肯定。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除了要时刻防范经营操作风险外,资金也是高悬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仿佛天意弄人,恰恰又不同程度地受到资金紧张的困扰。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急剧恶化,企业经营风险加剧,因信心缺失导致资金匮乏,国民经济受到巨大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全球性风险水平上升,国际信贷市场收缩,贸易融资难度加大,对全球贸易和投资造成极大的冲击。”中国信保发展战略部银行合作处处长任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内企业的角度看,融资难的实质是担保难,即使企业有条件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或担保条件,一旦发生了资金损失,银行处置抵押、担保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任舸认为,在推进贸易金融体系的同时,一方面应着手把金融活动与外需成功对接,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缓解出口企业面临的抵押、担保难。在这方面,出口信用保险机构(ECA)与银行合作是对风险管理、资金融通等一揽子问题的整体解决办法。

    出口信用保险的银保合作,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抵押、质押和担保贷款,而是引入了“信用贷款”的新概念。这种全新的融资模式使出口企业摆脱了因为抵押、担保能力不足而无法获得银行融资的尴尬局面,为其扩大出口规模、提高竞争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实践表明,将出口商的国外应收账款与出口信用保险相结合,可以使应收账款成为安全性和流动性都比较高的资产,成为银行融资的一个良好的“抵押品”,出口商利用银行的这种信用贷款,可以有效地扩大其生产和出口销售量。也正因为如此,较好地突破了企业“融资难”的瓶颈。

    任舸介绍,对银行而言,由于国家贸易的交易双方分属不同的国家,语言、文化、法律等障碍使银行在了解进口商的情况时,仿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开办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一方面丰富了自身的业务品种和融资产品,又可以使银行不再仅仅依赖融资客户的抵押、担保作为资金安全的唯一保障,促进了客户群的扩大,增加了利息收入,带动国际结算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中国信保的介入,如同给了银行一双慧眼,帮助银行“把这世界看得明明白白,通通透透”。因此,有利于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降低银行的坏账损失和呆账数量。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WTO规则允许成员国政府使用的为数不多的鼓励出口的工具之一,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渐全面开放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信保是我国唯一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银保合作的新模式。

    任舸说:“中国信保对国内银保合作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正确把握自身业务特点的同时,致力于深入挖掘银保合作的深层价值。我们认为,在现有的金融环境下,保险公司与银行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银保双方资源优势,在既有的法律框架下,主动升级业务模式,找准并创新价值点,坚持银保‘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

    依托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形成的应收账款,中国信保通过与国内外多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协助企业获得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便利,为企业提供包括风险保障、资金融通等服务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企业、银行、中国信保“三赢”的局面。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