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航空制造业国际并购第一案:中航国际美国"娶亲"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张璐晶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5日

航空制造业国际并购第一案:中航国际美国“娶亲”
6月21日,法国巴黎国际航展举行。涡轮风扇发动机。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航展中,中国航空工业“高调”亮相。在近280平方米的展位中,除了有中国自行生产的以枭龙、猎鹰 L15、翼龙、新舟600和新舟700、AC312、AC313为代表的具有国际市场潜力的新一代航空产品外,还有诸如大型客机分解模型、发动机转包等表明中国航空制造能力的代表产品。

  然而,中国航空工业走出国门并不简单,尤其是涉及航空制造业的跨国收购,绝不是“出得起价钱”就能搞定的。日前,被业内称之为中国航空企业收购美国航空制造企业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诞生: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航国际”)4月20日宣布,“中航国际与美国德立达技术公司(Teledyne)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莫比尔市完成了收购美国大陆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下称‘大陆发动机公司’)的股权交割,拥有了大陆发动机公司及维修服务公司的100%股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 连线全程参与此次收购的中航国际转包生产事业部副总经理兼大陆航空发动机公司执行董事CEO田姗,解读收购背后的故事。

  两寸厚的“婚约书”

  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此之前的国有企业 跨国收购案例中有不少“被拒”的收购案例,后来就有了一些国企采用通过由民营企业作为“代表”来收购的操作方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企在海外市场的收购,限制非常多”,其中就包括“制度障碍”。国外认为我国国企具有政府背景,是政府支持的企业,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行政垄断和资源垄断的可能,因此担心企业被并购后会受到中国政府影响较多,从而对他本国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此前比较有名的案例是2005年7 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下称‘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案。美方声称这些收购可能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随后一直鲜为人知的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出面进行干预,致使中海油的收购最终不果,也由此让国人记住了CFIUS这个“狠角色”。

  田姗表示,如何说服CFIUS,顺利通过审批确实是“关键步骤”。中航国际这次收购申请光是准备的资料就足有“两寸厚”。

  这么厚的资料里都在说什么?

  田姗举例,美国法律最后的股权结构要追溯到自然人,但我们的国企最后追溯到的是国资委、国务院。于是如何介绍和解释国有企业背景,表明我们是按照市场规律、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从而打消国外担心国企“一个人说了算”的顾虑很有必要。

  在了解了美国的担心后,知道美国的“需求”同样重要。在经济危机阴影的持续笼罩下,“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令政府倍感“头痛 ”。因此任何能为当地提供就业的机会都显得尤为可贵。

  一般来说,CFIUS会在接到并购通知后,用30天展开调查。如果成员一致认为不存在安全威胁,审查到此为止,协议继续履行。但哪怕只有一名成员反对,委员会也必须展开历时45天的正式调查,然后围绕是否阻止收购的问题向总统提出建议,总统随后要在15天内作出决定。经验表明,提出异议的那“一名”成员多为并购案当地议员,而其他人的意见往往有“附和”的意味。

  此次并购案发生地是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莫比尔市,最终吸引当地议员投出“支持票”的,是当地将因为中航国际的进入保住400多人的工作而且还能在日后的发展中持续提供就业机会。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