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9日
冲高力度不济带来减仓机会
• 市场结论:美元弱势震荡,贵金属反弹,基本金属等涨跌不一,原油反弹,外围影响中性偏多;A股围绕2750的震荡短期内难以出现有效突破,冲高(反弹新高)后将带来较好减仓机会。
• 技术测市:两市日成交额继续萎缩,股指缩量震荡,成交量的持续萎缩将制约股指深入反弹的能力。形态上,现在讨论沪指的长期走势较为遥远,月线的走好需要股指有效站稳2933,现在看起来还比较遥远,短期还是关注周线行情的两个关键点位:2754点和5周均线的2716点,有效突破2754方能谈得上周线级别的上涨行情,从周线的意义上看,回落只要不有效跌破5周均线,则行情仍存震荡的基础;我们再次强调,由于引发此次反弹的背离级别较低(详见我们此前关于股指跌破最后那个半小时箱体后产生背离的分析),反弹的高度和时间并不会有上帝式的先验规定,后续即使能通过此次反弹扩展成大级别反弹甚至反转,在沪指2700-2800这个区域也需要一个长时间的震荡,也就是再度围绕半小时箱体2689-2745震荡并产生方向选择,向下突破的可能完全不能排除。操作上的加仓点位切记为两个回落低点:突破后回抽颈线位的低点和回落再度测试低位支撑时不破前低的低点。短线股指走出底部的重要且唯一信号是有效突破2750颈线,除此之外的结论皆是幻想。日线MACD红柱继续延长,黄白线勾头后开始回抽零轴,但指标的此种走势最需要提防的就是红柱刚出现后的回落;要想出现日线级别的背离反弹,黄白线必须先能回抽零轴,现在的反弹和震荡仍限制在半小时等小级别里;股指最强的走势是在此区域长时间震荡后发生级别扩张后引发大力度反弹行情(类似去年国庆前),在此之前不太可能发生向上的大力突破。日线RSI持平于54,该指标能否围绕50强势震荡可视为反弹级别能否扩展的重要信号。逆向思考方面,希腊债务问题预期过好,美元和商品走势在欧债问题定性前难有强趋势;国内期盼政策转向,但变数仍大;市场较强势的反弹带来欢呼声一片,反向指标基金进入持续加仓。市场结构及扩张性方面,周期类股轮番震荡但仍不具持续性,中小市值股调整大多仍未到位,前期强势股仍在高位。金融指数、地产指数新高后将有回落;金属指数、采掘指数冲高后将回落;商业指数、医药指数、电子指数可继续逐步逢高兑现波段。美元弱势震荡,贵金属反弹,基本金属、农产品涨跌不一,原油反弹。
• 基本面分析:昨日发行的一年期央票利率继续上行至3.4982%,较上期上升9.63个基点,至此,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较一年期定存利率刚好高出25个基点,短期进行新一轮加息的可能性已非常大,极有可能此次加息在7月经济数据公布之前,以缓解6月CPI超高后的加息压力。但要注意,由于当前市场对此轮加息后货币政策进行微调的预期已大大强化,因此市场极有可能解读此次加息为最后一次加息,加息对市场的冲击力将有所减弱。另外,市场不少机构对开始所谓的新一轮经济周期充满憧憬,但投资者首先要思考,这个所谓的新经济周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经济周期,还是此前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周期抑或是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周期?前者的希望寄托在保障房建设和村村通地铁之上,而消费主导的经济周期在经济结构转型成功之前只是一个幻想。由于此前我们已反复为大家分析过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和以投资和出口主导的经济模式已难以为继,今日我们引用许小年教授的一段分析,看看我们在08年惊慌失措之后丧失了怎样的一次经济结构调整机会。“金融海啸危机虽使我国决策者意识到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风险,开始考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模式的转变,但在惊慌失措的气氛中,以及GDP挂帅的惯性作用下,政府紧急启动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和货币扩张计划,即所谓的“4万亿”财政刺激和2009年近10万亿的新增贷款投放。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外向型企业长期从事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加工组装。我们本来可以化危险为机会,通过市场化的破产、重组和兼并,淘汰陈旧过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促使企业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但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启动之后,一切又回到了危机前的状态,而经济结构的扭曲则进一步恶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们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时机,我们浪费了一次危机。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不仅使结构调整更为困难,而且强势的政府干预改变了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方向。”外围方面,希腊议会将于周三就780亿欧元(1114亿美元)的财政紧缩与私有化措施进行投票,周四将就实施方法进行投票。由于投资者预期希腊首相帕潘德里欧将能设法赢得议会支持,全球资本市场得到支撑,但要警惕投票成功后的利好兑现效应或者一旦议会反对(可能性很小)后出现的灾难性后果。昨日希腊混乱局势加剧,工会当天发动48小时大罢工,国家几乎陷入彻底瘫痪,关注今晚的投票结果。
(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