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邓裕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6日
凡是去过龙南的人总有一个感觉:龙南的天空是那么的蓝、河水是那么的清、人居环境那么的舒适……这一切都得益于该县长防林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
自2001年实施长防林工程以来,该县把长防林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增加林地面积11.02万亩,让龙南大地披上了绿装,建起了一处处“绿色银行”,以独特魅力彰显效益,撑起了生态、经济、社会共赢的新天地。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近几年,林业生态建设的大力度推进,尤其是以长防林重点工程的实施,使龙南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通过实施长防林二期工程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该县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原有森林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目前该县森林面积已达137585.4公顷,比2000年的115783.1公顷增加21802.3公顷;森林覆盖率81.1%,比2000年的79.3%增加2.8个百分点。
10年来,由于长防林工程的实施,该县赣粤高速、105国道、龙小线、龙关线等主干道路沿线,廉江、渥江、桃江等河流两岸,武当山、九连山、玉石仙岩等景区的荒山荒地已全部披上绿装,全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当地群众普遍反映,该县关西镇、武当镇、南亨乡原先是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在这些乡镇实施长防林工程后,其生态环境明显改变,生态恶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当地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地表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龙珠林场是龙南县规模较大的民营林场之一,据龙珠龙场负责人介绍,自2004年以来,已承担珠防林工程人工造林项目7123亩,其中2004年度项目的杉木人工林已郁郁成林,预计该林场珠防林项目人工造林成林后可出材10万立方米,产值可达1.2亿元,亩均年产值800元以上(经营20年),效益巨大。
由于长防林重点工程的带动,龙南农民寻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繁育苗木,全县10年间新增苗木生产户30余家,苗木创收367.62万元。“搞苗木繁育是个好项目,我种下的杉木苗和湿地松苗每年都一抢而空。”东坑乡育苗个体户樊志扬喜不自禁地说。长防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民群众观念更新,激发了治穷致富的信心和投资发展林业的热情。在长防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据不完全统计,此项工程创造社会就业机会75.02万个工日,增加农民收入600.16万元。
最具活力招商品牌
随着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的力度不断增大,龙南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到武当山、九连山、玉石仙岩、客家围屋、客家酒堡旅游的游客不断,全县生态旅游综合收入不断增加,知名度正在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显著提高。吸引客商来投资,比的是政策,更是生态环境。生态已成为该县最具活力的招商品牌。春季鸟语花香,夏季绿树成阴,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松柏长青。绿色,已成为龙南最富活力的资本和最具特色的招商品牌。(邓裕)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