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中华联合保险再亮预警红灯

来源:投资与理财    作者:孙晓宇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3日

  2009年,因快速扩张造成偿付能力出现较大缺口,保监会进驻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对其进行内控,争取扭转其持续亏损的局面,推进中华联合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

  如今,时过两年,由保监会直接管理的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依然没有“脱贫”。虽然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已经在2010年终于扭亏为盈,但是其偿付能力仍然不足,而且,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也为转型付出了代价,其上半年保费累计增速均为负值,市场份额也逐年缩水。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具备与其风险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并依照偿付能力,对险企分类监管。其中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之下的,对其业务开展、资金运用等多方面做出限制性规定。

  对于常年不达标的中华联合保险公司而言,偿付能力达标,似乎成了它望尘莫及的奢求。近来,其他几家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例如华安财险和新华保险等,都陆续通过增资而成功被解除了上述限制。华安财险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成功发行次级债8亿元,其中3亿元已到账,因此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至119%。新华保险则通过增资扩股,募资高达14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140%。

  但是,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却没有发行次级债等增资的动静,而是摆在货架上等待卖出。

  保监会数据显示,2004年-2007年,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分别为65.53亿元、103.98亿元、150.57亿元和183.11亿元,呈现跨越式增长。由于粗放式经营模式下,机构扩张过快、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原因,2007年中华联合保险公司落得个巨额亏损,偿付能力也出现严重缺口。

  保险年鉴披露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净亏损高达91亿元,期末所有者权益已降至-89.76亿元,折合每股净资产-5.98元。2008年和2009年,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又分别亏损23.83亿元和9.32亿元,截至2009末的所有者权益为-128.91亿元。

  自2007年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将扩张数年堆积的巨亏于财报中曝出之后,引资就成了该公司一直以来的头等大事。此前,法国安盛保险集团(AXA)曾一度有望收购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不过最终未果。2009年5月至今,中华联合一直为保监会直管。

  一位接近中华联合的人士透露,连续亏损4年后,2010年,中华联合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全年实现利润约8.5亿元,“目前中华联合的内部组织架构都已经搭好,就等着最后的引资了。”

  靠着保监会这个“大靠山”,还不能摆脱被亮黄牌的命运,不知道是否因为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但无论怎样,投保人可要选对“靠山”,投保前,一定要看准保险公司的各方面能力是否靠得住。

分享:

来源:投资与理财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