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2日
笼罩在南昌驾培市场上的涨价“疑云”已然成形,5月18日、6月22日以及即将到来的7月,南昌市各大驾校已先后制订了涨价计划,并付诸行动,驾培费普涨300元以上。今年,南昌市预计有14万人考驾照,涨价直接推高了市民学车的成本。面对质疑声,驾校方面以“是主管部门要涨价”作为借口,但记者在连日的调查中发现,深层次原因依然是利益的博弈,而即将实施的驾培新规和省发改委日前将驾培费定价权放开,也使得各驾校借机把涨价摆在了台面上。
惊!报名费普遍上调三五百元
“现在来报考小车驾照只要2380元/人,6月22日起所有车型都要上调300元,最划算的学车机会就在眼前,机不可失!”20日,当记者以报名为由拨通位于南昌小蓝工业园的金领驾校咨询电话时,负责招生的徐主任如此回答。
“因为得知今后报考指标会受限,我们5月18日就涨了300元,现在来报名要2820元/人。”南航驾校的周老师告诉记者,虽然暂时没有优惠,但“你今天报肯定比明天报划得来,以后的价格走势就不好说了”。就在21日下午,周老师打来电话急切地告诉记者:“中午学校开会决定7月1日涨500元,建议你尽快报名。”
而蓝天驾校的刘科长也证实了时下南昌驾培市场普涨的事实。“最近价格很动荡,我们从之前的3080元/人上调为3380元/人,这个价到本月底前不会变,估计7月份还要涨到3580元/人。”
南昌人才驾校的胡老师也告诉记者,他们也将报名费上调至2780元/人。
晕!报名竟要签“涨价协议”
面对南昌驾培市场的普涨行情,市民秦伟明很纠结。由于年后搬到了红谷滩居住,离单位较远,秦伟明和老婆商量好了要买辆车。他本来打算5月份考驾照,但来到驾校报名点报名时,竟被告知要签一份“涨价协议”。
“驾校要求我们为将来还未发生的事情买单,这不是非常可笑吗?我坚决不签。”6月21日,秦伟明告诉记者,他原本以为这种荒唐的做法只是少数驾校一种短时的营销手段,以“饥饿疗法”来捕获普通百姓追涨的心理,最终达到满意的招生效果,并非驾培市场真的要涨价。遗憾的是,一个多月后的结果再次让他大跌眼镜。
秦伟明说,这两个星期以来,他询问过大大小小的驾校10多家,规模较大的已经涨价,规模较小的也准备跟风,在7月前涨价已成定局。“报名吧,我又心有不甘,凭什么想涨就涨;不报名吧,又担心今后涨得更厉害,看不懂了,唉……”一声叹息道出了秦伟明心中的纠结。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像秦伟明一样陷入了“报与不报”纠结中的市民还不少,但更多的人在各驾校招生人员的游说下,选择了报名。因为驾校方面都会承诺:报名后,价格再涨也和你没关系。
市民刘菲菲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到哪里学都不便宜,驾校普遍涨价让人无奈,万幸的是考驾照就一次,被宰也只能认了。”
驾培新规导致涨价?
对于涨价的原因,金领驾校的徐主任表示和驾培行业的主管部门有关,“是他们将一辆教练车每月可报考的人数由12人降为8人,导致驾校利润大幅降低”。蓝天驾校的刘科长解释是:“南昌市车管所和运管处出台了新规,将培训时间从10天增至20天,这意味着驾校的成本也相应增加。”
按照各驾校的说法,涨价是驾培行业主管部门造成的,不仅延长了课时增加了驾校培训成本,还减少了每辆车的报考指标,一增一减让驾校利润大幅降低,只能通过涨价转嫁到学员身上。
“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规范全市的驾培市场,提高驾校的培训质量,没想到成为驾校涨价的理由。”21日上午,南昌市公路运输管理处驾培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并不赞同驾校的说法。首先,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运管处和车管所和涨价都不存在利益关系,车管所一直以来仅收取660元/人的考试规费,而运管处属财政拨款单位,不收取任何费用;其次,在优先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文件精神,对南昌各类驾校实行考试指标限额管理,一辆教练车每月可培训和报考的人数由12人降为8人。
“这个数字还是暂定的,实际上一辆车每月6人更为合理,如今很多驾校明明自己的培训能力不足,还疯狂招生,导致一些市民在报名一年后还轮不上考试。”该负责人还表示,在课时方面,除理论考试外,目前南昌市驾校的实际操作培训课时一般是21课时,但国家有关规定须达到42课时才能保证培训质量,因此多数此前未达标的驾校认为学员上车操作时间变长,导致油耗增加、教练员工作强度加大等坐地起价。
定价权放开让涨价摆上台面
就在各驾校蠢蠢欲动谋划涨价的背景下,江西省发改委颁布了《江西省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目录》,将目前市场竞争充分的驾驶员培训收费项目纳入市场调节价范畴,由驾校自由定价。
“这无疑是涨价的‘东风’,定价权放开让部分驾校之前遮遮掩掩的涨价行为,直接摆上了台面。”21日,南昌市驾培行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人士指出,政策上的利好,给了驾校很大的操作空间。他解释说,我省对驾考费用原先是有标准的,按省发改委2005年发布的1525号文,考C1、C2照,允许驾培机构培训费在2200元上下浮动10%,即培训费上限为2420元,加上660元的考试规费,最多3080元/人,超过此标准就属违规行为。也正因为有政策约束,大部分驾校在调价时往往按50元、100元的幅度,“偷偷摸摸”地在标准范围内涨价。
官方:限额为防倒卖指标
采访中,多数驾校负责人在向记者解释涨价的原因时,提到最多的是驾培新规——7月1日起,南昌各类驾校教练车和学员考试指标实行限额管理,一辆教练车每月可报考的人数由12人降为8人。
记者从南昌市运管处了解到,上周该处联合南昌市车管所发布了《关于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和考试工作的通知》,不仅提到了从6月20日开展驾校资质清理工作,还变更了培训和考试计划。“其中规定我们每月20日按8人/教练车/教练员/月的标准(暂定)下达次月的培训计划,并抄告车管所,然后车管所每月25日向各驾校下达考试指标计划。”21日,南昌市运管处分管驾驶培训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然而,这一条原本无可厚非的调整政策,成为涨价的有力借口,各驾校均认为培训、报考指标减少直接导致了招生人数受限,造成利润下滑。
“实际上,这个借口很牵强,在驾校抱怨指标减少的同时,却时常有相互倒卖指标的现象发生。”他向记者透露,因为每家驾校的培训能力有别,招收学员较多的时候,尤其是暑期,以往有些小驾校由于培训能力跟不上,于是就将考试指标以200元到300元的价格倒卖给规模较大的驾校或黑驾校。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让广大学员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针对这一行为,我们开始对各类驾校的学员考试指标实行限额管理。”他说。
涨价只为分得更多“蛋糕”
南昌市驾培市场的普涨行情到底是成本上升的原因?还是驾校为牟取利益最大化的博弈?先来算一笔账。
21日,据南昌市运管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南昌有12万人学开车,各类教练员近1500人,而大大小小的驾校也发展到30余家。由于今年以来驾培市场非常火爆,预计2011年南昌将有14万人考驾照,按照目前考小车驾照每人2800元的平均费用估算,南昌市的驾培市场规模已近4亿元,这意味着每家驾校平摊下来有1300万元左右的市场份额。
再来算算一辆教练车每月可培训、报考的人数由12人降为8人的实际影响。由于运管部门是依据驾校的经营资质和训练场地面积等条件来核定其教练车数量的上限额度,因此记者从《南昌市驾培机构训练场地车辆核定表》上看到,南航驾校现有教练车数量是109辆,人才驾校为75辆,蓝天驾校(昌东)为305辆,按照以上数量,他们每月的报考指标分别为1308人、900人、3660人,若一辆车减少4人后,则指标分别减少了436人、300人、1220人。
“表面上看,在报名人数爆满的情况下,似乎营业额减少了1/3,但按每人2800元的报名费除去660元的规费和油耗、教练员等开支,剩余的纯利润至少也在千元左右,那么以上三家驾校每月纯利润为87.2万元、60万元、244万元,依然很可观。”南昌市驾培行业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人士认为,普遍涨价显然是各驾校在定价权放开的同时,以指标减少为借口,争夺更多的市场“蛋糕”。
记者手记:别让涨价成为一种习惯
电视剧《潜伏》有一句经典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套用这句话,细数一下身边,方便面、猪肉、鸡蛋、中药材、汽油、柴油、民航燃油附加费,再到现在的驾培费,人们似乎发现:涨价已成为一种习惯。
当涨价成为一种习惯,留给老百姓的往往只剩选择权,在选择的同时期望着有关部门所承诺的:当收费项目出现普遍性的显著上涨或有可能显著上涨,已经或可能对群众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时,价格部门可依法实施必要的干预。
记者袁辉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