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中国热钱席卷全球楼市 伦敦悉尼温哥华全秒杀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朱以师 孙慧霞 章涛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0日

    [导读]中国大陆投资者在加拿大温哥华的购房比例已达到29%,越来越多的海外房地产项目意识到了中国购买力的强势“崛起”

中国购买力正在席卷海外房地产市场。

5月底,在超过400人的排队抢购下,加拿大新威斯敏斯特市一栋153套的公寓在两个半小时内全部卖出。这栋将于2012年完工的公寓楼并无特别之处。销售如此火爆的原因就是中国投资者的介入。项目销售负责人比尔•莫里森(Bill Morrison)对当地媒体透露,在项目进行到一半时才想到向中国人营销,但“需求简直疯狂”。在最终成交名单中,中国买主占了40%。

6月初,加拿大列治文市(Richmond)中心的一栋豪华公寓楼出售。本计划在一个周六开盘,但是从当周周三开始,就有80多位购房者冒雨排队。最终,周六一天卖出270多套房。冒雨排队的绝大多数是中国人。

类似场景与案例,近来屡见于加拿大各大媒体报道。中国人正将之前在国内买房、“炒房”形成的激进风格,带到海外,搅起一波波房市热潮。

诸多数据及分析显示,目前中国购买力不仅支撑了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等中国移民密集地区的房价,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新加坡和美国旧金山等地,亦到处可见中国投资客的身影。越来越多的海外房地产项目意识到了中国购买力的强势“崛起”,纷纷赶赴中国进行专场推介,或亮相大陆的各种房展会。

中国人海外“淘房”的背后,是中国移民潮、留学潮以及投资潮。据财新《新世纪》从多家国际房地产代理行采访了解,虽然移民、留学等传统需求仍是海外置业的主流,但近一年来纯粹投资性购房的比例正在迅猛上升。政府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加强调控,出台各种限制措施,再加上国内通胀形势严峻,中国的富裕阶层由此加紧了对海外房地产的搜罗,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投资性房产。

去海外买房,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投资趋势。由此,全球范围资产配置的理念也开始冲击缺乏经验的中国普通投资者。实际上,在那些于国外排队买房的中国人中,有很多人对当地情况并不了解,还有很多人习惯性地寄望从房价上升中牟利,如此投资隐含的风险问题不言而喻。

中国买家四处出击

6月14日,一场加拿大房地产项目的媒体推介会在北京金宝街举行。两个位于温哥华市中心的豪宅项目将于近期在中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公开销售。组织者高力国际加拿大西区住宅部高级副总裁斯考特•布朗(Scott Brown)对此行的销售前景颇为乐观,他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来自中国大陆的购买力越来越被重视,中国人为温哥华的住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高力国际最新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温哥华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在大温哥华地区,2011年第一季度温哥华多户住宅市场销售坚挺,共成交2527套,同比上涨35%。成交的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中国大陆投资者的激增。上述报告称,中国大陆投资者在加拿大温哥华的购房比例持续增加,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已经达到29%。此外,加拿大房地产协会今年5月的报告也显示,温哥华4月的房价同比又上涨了10%,主要原因是豪宅价格的上升。

也许这些数字还略显保守。在兰克数据公司(Landcor Data Corporation)的2011年第一季度报告中,该公司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分析师发现,2010年加拿大列治文市和温哥华西区高档住宅的买主中,至少有74%的购房者来自于中国大陆。兰克数据公司拥有英属哥伦比亚省最权威的房地产统计。

2006年移民加拿大的张军对此颇有同感。张军历经了温哥华楼市在金融危机期间的短暂低迷、反弹和最近一年多的火热。他对财新《新世纪》记者称,“越来越多的国内朋友向我咨询在加拿大买房的流程、法规和税收政策。现在温哥华有一套房子出来,看房的十个人当中有九个是中国人,但是房价这两年已经被炒得很高了。”

除了加拿大,中国买家也逐渐成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主力。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截至2011年3月的12个月内,海外购房者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上投资了大约410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购房者占全部海外买家人数的9%,跃居第二位,仅次于加拿大。

美国加州洛杉矶的房地产经纪人陈萍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证实,2010年以后来自中国大陆的买房人开始增多,不仅投资住房,还买地、投资宾馆或一些大的项目。

据英国莱坊房地产经纪公司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中国买家近两个月在伦敦花费了1.2亿英镑。在卡纳利沃夫金融区新建住房的购买者中,目前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此外,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最新数据也印证,伦敦一手物业的购买者中有35%的人来自东亚和南亚,其中以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购买者居多。世邦魏理仕则进一步预测,2011年伦敦住宅物业销售总量5%-10%的买家将来自中国大陆。

在新加坡,中国大陆的购房者已经超过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上升为新加坡私宅第一外籍买家。因房价上涨过快,新加坡已推出第二套房房贷提高首付比例的政策。6月10日,香港金管局也推出了类似的“限贷”新政,对“收入来源非香港”的外地借贷者,要求比本地人多付一成首付。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国内五大外资代理行相继成立了海外物业部。“最近一年来,有大量的中国投资者向我们询问,在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有没有物业投资的机会。”戴德梁行华北区董事总经理何衍钧预计,未来投资海外房地产市场,将成为中国人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通胀形势日益严重、楼市调控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中国普通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的理念正在逐步形成。

何衍钧还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现在国外很多房地产经纪公司都专门配备了会讲中文的房产经纪人,用以接待中国客户。一些法律、医学、工程等专业背景的海外留学生,最近纷纷开始转行做房产经纪人。

分享:

来源: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