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棉价上演“过山车” 囤棉纺企“伤不起”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黄应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7日

 

 

  棉价上演“过山车” 囤棉纺企“伤不起”

    2010至2011年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国内棉花价格上演惊人的“过山车”行情:从“1(万元)/吨”时代接连跨入“2”、“3”时代,在去年11月时达到历史巅峰;随后跌落,今年3月一度重返“3”时代,但此后出现连续大幅下跌,至今已跌去两成。棉价波动幅度之大,历史罕见。其波及众多相关产业链,纺织企业遭受重创。

  “我们厂去年囤积了很多3万元/吨的棉花,现在跌成这样,想出手都难!”不少纺织企业主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诉苦。记者了解到,往年这个时候是佛山纺织行业最繁忙的季节,但今年众多张槎针织城的企业开工不到一半,这样的情况也在南海西樵纺织基地蔓延。

  ■南方日报记者 黄应来

  实习生 杨云琴

  市场

  跌宕起伏历史罕见过度炒作导致倒“V”行情

  中国棉花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6月10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为24513元/吨,该价格同2010年10月中旬的棉价相差无几,但看似平静的价格变化背后,却隐藏着棉价在8个月内如“过山车”般的行情走势。

  棉价最疯的时候要追溯到2010年下半年。据第一纺织网首席分析师汪前进介绍,2009/2010年度中国棉花产量预期一降再降,缺口扩大至400万吨左右,受供求关系和看涨心理影响,期货、电子撮合、抛储和现货价格出现暴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棉价便接连突破2万、3万关口,累计涨幅高达75%左右。

  2010年9月以来,郑州期棉成交屡创天量,无论是成交量还是价格均出现了大幅飙升,在基本面和资金的双重推动下,棉花期货成为2010年大宗商品牛市的领跑者之一。这在棉花投资史上也颇为罕见。

  不光是国内,国外棉价更是一派波澜壮阔的景象。美棉从去年6月份的80美分一路走高,一直涨到219.7美分的巅峰,涨幅超过170%,在产品中可谓一枝独秀。

  然盛极必衰。2010年11月11日,棉价触摸至31302元/吨,创历史新高。随后展开一波快速调整,20日内跌幅高达17%。

  自2011年年初至今,棉价再起波澜,走势呈现出倒“V”字行情。自年初的27000元/吨左右一路上涨至3月8日的31241元/吨,此后便一路掉头向下,5月30日走出年内低点,较年内高点已经跌去22%。

  回顾这轮牛市,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下半年,棉花商业库存极低,因为该年度种棉面积减少、天气恶劣、消费回暖等因素导致消费缺口扩大,大量上年度库存被消化。低库存难以满足企业的用棉需求,企业需求的扩大则捧高了棉价,棉价的上涨带动了纱价上扬,这就是2009-2010年度棉价与纱价互相作用走强的因由。

  对于3月以来的棉价下跌,中国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表示,“下跌主要是挤水分的过程,目前棉价已经恢复到实际价值附近。”汪前进认为,尽管本年度棉花供应紧张的事实确实存在,但棉价背离供求基本面疯狂上涨,严重损害了棉业各方利益。伴随着调控政策的出台和下游需求的萎缩,市场过度的乐观已经完全消失,谨慎观望渐渐成为主流,棉价也在前期市场过度炒作之后向正常回归。

  在分析师们看来,棉价虽然短期内难以重返历史高位,但自此已经进入了高价时代。

  影响

  纺企高位囤棉亏损严重佛山部分企业减产停产

  繁华终将褪去。但棉价的大起大落对产业链的影响不会随之而去。

  按道理来说,棉价走低对纺织企业是利好,因为原材料成本下降,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据业内人士介绍,棉花从原料开始,先到棉纱、再到面料、再经印染最后到服装企业手中,因此纺织业是一个“居中”的行业。下游一旦看到棉花价格下跌,出于“买涨不买跌”的“从众心理”,就会减少对上游企业的订单。但纺织业同样出于这种心理,会减少对棉花的需求,从而导致棉价继续下跌,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更浓,如此便会产生一个“跌价循环”。

  而如何消化高价库存则是当前摆在纺企面前更要命的难题。香港长江制衣集团有限公司前高管昨日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在去年棉价大涨之时,不少企业本着“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大量囤货。可自从棉价大幅下跌后,库存越多的企业亏损的也越多。有一纺企负责人甚至给记者算起了账:从最高位买进的话,到现在囤一吨就亏1万元。有些大企业囤货达万吨,这意味着将直接亏损上亿元。

  事实上,棉价的大幅波动已经重创整个产业链条,部分纺织企业出现减产甚至停产。5月本是广东佛山纺织业的传统旺季,但淡季已经提前到来。

  “棉花价格不稳定,我们厂现在库存的棉花,都是在棉价高企时买进的,这导致棉纱成本高,出厂价低,我们已经处于亏损状态。”西樵纺织工业园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纺企负责人说。

  佛山市南海一家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耀坤说,近半个月来,西樵不少纺织企业已处于半停产状态,“不敢接单,尤其是大单,这个时候产量越大亏损越严重”。

分享: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