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姜瑜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7日
前不久,美亚保险启动了一项名为“中国护照计划”的跨国项目风险管理方案整合服务平台,为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万余家跨国客户提供综合风险管理服务的经验,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巨大的承保能力、全球化的服务网络、丰富的运作经验及风险控制技术等,成了许多外资保险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而中资保险公司似乎并不“给力”。有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近2000家分支机构,且以我国在海外发展的企业为主要客户。但中国保险业却动作迟缓,目前在海外布局的中资保险公司仅为个位数,产品设计和服务能力等各方面还有待提升。
国际化“乏力”事出有因据了解,目前除了人保、太保、平安等公司在海外有些分支机构,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将着眼点放在国内。究竟是哪些深层次原因造成中资保险业国际化“乏力”呢?
首先,观念上相对落后。中央财大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年前英国人将保险这种服务模式带到中国,正是为了保障其资本输出的需要。同样,目前在中国市场经营的外资财产保险公司无一不是为本国或地区在华资本的发展为其主要服务目标。因此,保险行业‘国际化’乏力表明我国保险业缺乏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其次,企业财产险的承保能力不断下降,客观上造成海外布局动力不足。郝演苏表示,”国内的企业财产险这几年业务状况并不理想,其保费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从五年前的15%下滑到现在的8%,承保技术下降,业务能力退化已成为事实。既然技术不到位,自然不会有进一步去海外拓展业务的计划。”
此外,人才缺乏也是一大掣肘。前英国注册保险经纪人、前伦敦劳合社保险经纪人孙鸣岐对此深有感触,“由于历史的原因,解放前就设立在香港的大陆保险公司,承保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与当地其他国家的保险公司情况相似。但从20年前中国人保在伦敦设立保险公司起,虽已有几家保险公司在国外设立子公司,但基本上还是只做华侨的业务,很少做当地其他的业务,也很难融入当地保险市场。原因之一是对当地保险业的情况不了解,心里没底,不敢轻易涉足当地保险业务;二是我们并未真正有能力去做当地业务的人才。”
“走出去”需对症下药要推动中资保险机构“走出去”,还需对症下药。
一方面,国内保险理念有待转变。孙鸣岐表示,“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在保险理念、保险合同、保险条款、费率、保险事故处理和赔偿等方面,都与国际保险界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出现那么多保险公司,不但都沿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做法,且竞争激烈,使得我国保险业无论在理念、条款和对待被保险人方面与国际保险业界越行越远。因此,保险公司应积极转变观念、完善体制建设。”
另一方面,监管层态度也很重要。郝演苏建议,“监管层应该有更明确的态度,如加大舆论导向,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中国保险业为中国经济‘走出去’保驾护航。”其实,就在今年1月,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香港参加“2011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将稳步推进内地保险机构走出去战略,利用香港的窗口和平台,提高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郝演苏还建议,“新近成立的保险公司应在发展中走出同质化怪圈,特别是资本实力相对较大的险企,可另辟蹊径,开发海外市场。”不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庹国柱则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国内保险公司的产品与经营理念,与国外成熟、发达的保险市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没有太大竞争力,因此新成立的中小险企短期内不会有大动作。如果中小险企在中国市场没有找准定位,没有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如何期待在国际市场施展拳脚?因此,我觉得中小险企不会轻易走出去。”
“除此之外,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非一朝一夕的事,如何更好地培养合适的人才,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值得深思。”孙鸣岐表示。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