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财经人物 >> 正文内容

中国万网总裁鲁众:阿里与万网“婚姻美满”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5日

中国万网总裁鲁众:阿里与万网“婚姻美满”

 

2009年9月28日,阿里巴巴和中国万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万网获得来自阿里巴巴5.4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阿里巴巴则持有万网85%的股权。业界普遍把双方的这次战略合作解读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次“联姻”,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军人物,而中国万网则是中国互联网基础服务领域的佼佼者。面对这次“联姻”,业界普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期许。

时隔近两年,记者走进中国万网大厦,与万网总裁鲁众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探寻这次“联姻”之后,中国万网的发展与变革。

激情与稳重的博弈

在文化上,阿里巴巴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有朝气、具有强烈使命感、价值观的公司,不拘一格,快速扩张。而万网则是依靠15年的厚积薄发,稳扎稳打,逐步成长起来的企业。这样的文化差异,是双方在合作之后首先要考虑面对的问题。双方是否能在企业文化上打通观念、实现融合也成了此次联姻的成败关键之一。

“从这一年多的时间来看,在企业文化方面,双方融合得非常好。”鲁众表示,万网的优势就在于管理非常精细,对于风险防控有非常独到的经验和方法;而阿里巴巴则充满了激情与创意,在面对变化的时候,拥有足够的勇气去迎接挑战。这正是双方互相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正是在这种激情与稳重的碰撞中,阿里巴巴与中国万网实现了1+1>2的结合与成长。

除了差异,双方其实在价值观方面拥有很多相似之处。譬如,两者都将“客户第一”作为其企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并且把建设百年互联网企业作为长期发展目标。在中国,互联网兴起不到20年,而在这十几年间,无数互联网企业相继倒下,又有无数企业投入互联网的浪潮之中。历史是面镜子,它最终把真正优秀的企业呈现给世人,也只有真正卓越的企业才能经营百年,如同“同仁堂”、“六必居”、“王致和”一样,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也需要这样的百年品牌,而阿里巴巴和中国万网正是以此来要求自己和鼓励员工。

“云”与“梦”的双重奏

除了企业文化,双方在业务端也实现了更多的融合与发展。

今年3月,中国万网发布了颠覆整个建站行业标准的新业务万网梦工厂,被业界称为“网站建设服务的淘宝网”,顾名思义,万网梦工厂是一个为有建站服务能力的提供商和有建站服务需求的用户打造的服务平台。在梦工厂,用户可以像在淘宝网挑选商品一样,查看梦工厂不同行业的上千个客户成功案例,可以像在淘宝网查看卖家信誉一样,查看梦工厂授权服务商的资质、服务能力和客户的评价。选定好适合自己的建站服务和服务商之后,像在淘宝下单、支付宝付款一样操作,由支付宝做担保,并实行“不满意全额退款”的服务承诺。

相较于以往建站市场混乱无序、大小建站企业林立、没有统一标准、价格不透明的行业状况,万网梦工厂的推出逐渐让建站行业的标准化运作清晰起来。

在万网梦工厂的基础上,万网与阿里巴巴合作,相继推出了面向网络零售业的“淘里淘外”以及面向工厂和贸易行业的“阿里阿外”两项建站服务。

通过“淘里淘外”与“阿里阿外”,客户可以获得功能强大、设计精美的独立品牌网站,同时,独立网站的数据可以与淘宝或阿里巴巴上客户的网店数据实现完美互通,具有双店同步管理、支付宝担保交易、会员无缝登录等优势,并且由阿里巴巴认证的网站设计师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

鲁众表示:“通过与阿里巴巴数据上的互通,你会发现万网的业务与阿里巴巴的业务变成了一个整体,这是在业务上的一个强大整合,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从域名、建站到最后进行电子商务贸易,可以非常轻松地实现。”

如果说梦工厂是中国万网与阿里巴巴在产业链上实现完美互融的第一步,那么云计算间的合作则是一场早就预谋好的协同共赢。

2010年,阿里巴巴成立子公司阿里云,下大力度专攻云计算技术,万网同期也被赋予了重要使命,共同实现阿里巴巴云计算“对外提供服务的商用计划”。

历时三年,800名工程师参与、1万台的集群规模、100万的独立IP地址和300万的云计算核心代码……基于这些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技术支持,中国万网已拥有云主机、云邮箱等多项基于云的开放业务。其中,万网云邮箱已经服务于60余万阿里巴巴出口通贸易用户。这些基于云计算的商用服务,不仅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安全可靠的数据保证,同时也可以提供更高性价比和更弹性的收费标准。

鲁众介绍,万网在云计算技术和服务层面已经先期与阿里巴巴实现打通,阿里巴巴的众多网店可以直接使用万网的域名、企业邮箱、建站等服务,而万网也可以获取阿里巴巴的数据信息整合加工,进一步向外界开放。

通过文化的互融和业务端的整合,中国万网与阿里巴巴的协同效应将更加明显,一个更为完善的电子商务生态圈正在逐步形成。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张绪旺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