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B股暴挫源于补跌需求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上海新兰德马宜敏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4日

  自上周下半周以来,沪深B股出现罕见大幅下跌,今年上半年B指经历了从领涨到领跌的过程,震幅之大颇为罕见。沪市B指上周四跌幅达到近8%,本周一再次下跌至237.45点,回到了11个月之前的指数位置。深市B指同样连续阴跌,虽然跌幅小于沪市B指,但近期弱势走势已成事实。从周K线图上观察,沪B指的长阴线已经跌破60周均线和90周均线。

  对于B股上周的暴跌,市场人士认为,国际板推进速度加快预期、海外中国概念股大跌、市场资金面紧张等因素是导致B股暴跌的主要原因。

  从外部因素分析,欧美股市上周出现六连阴。受欧债、美债危机影响,欧美股市也出现下跌,影响到B股市场的投资气氛。此外,美元阶段性转强也引发投资B股的资金回流至美国的预期,成为市场解读B股暴跌的因素之一。

  如果仔细分析美元目前的处境,或许可以探出B股大跌的一些端倪。本月底,美联储第二次量化宽松(QE2)将到期,届时会否出台QE3仍不能得知。但近日发布的系列数据显示,美国的经济仍面临重重压力。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7日承认“美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并强调将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加上美国两党围绕债务上限的修改正展开激烈博弈,这些信息表明美国急需美元资金的回流。反观美元的反弹,证明了这种回流迹象正在发生。市场上部分投资者坚信美元将探底回升,并在通胀压力下撤出B股资金押注美元反弹。当然,除了美国急需美元资金外,正陷入经济泥潭的日本同样如此,因此也不排除日资的撤出导致B股的大跌。

  从国内市场分析,虽然国际板对B股市场的影响不能小觑,但把暴跌原因全然归于国际板,同样有失偏颇。以外币计价的B股,其表现难与港股、美股等市场割裂。由于投资者结构和A股不同,B股和境外市场存在一定的联动性,最近一段时间尽管A股有所回稳,但港股和美股均下跌,也对B股市场产生一定的拖累。

  我们认为,B股下跌的最大元凶,可能更多在于补跌的需求。回顾此轮A股市场的调整历程,4月底B股调整幅度要远远高于A股;其后中小板及创业板跟随主板市场下跌,且跌幅要远甚于主板市场,而B股在此期间则略微得以喘气。可以说,在自4月底的整个调整过程中,B股指数先于中小板创业板而跌,但区间累计跌幅仅与中小板、创业板调整幅度相当;而在国际板推进传闻及美元趋势性走低的背景下,B股市场早已失去了支撑其趋势性上扬的基础,故调整肯定会继续。

  事实上,在2008年底触及低位后,B股的上涨幅度比A股更大,因此获利回吐的压力很大。最近两年多以来,B股突发下跌时有发生,2008年10月27日更出现单日9.19%的巨幅下跌,而自2009年8月份以来,单日6%左右的大跌也出现了5次,且每次暴跌都有点莫名其妙的意味。从今年6月7日开始,B股指数结束了为期2个月的高位盘整,选择了凌厉的下跌。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市场一般认为的由国际板因素触发,也不是因为资金面因素,而是因为市场中挥之不去的通胀阴影。从这个角度而言,B股下跌也意味着主力将顺势洗盘,借此腾出空间,激活日趋乏味的B股市场。

分享:

来源:上海金融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